李从嘉猛地一挥手,斩钉截铁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此刻比拼的,不仅是兵力,更是意志!他钱弘俶想拖,想等变数,决不能让他如愿!”
李从嘉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不仅不退兵,还要继续增兵!要让吴越上下看清楚,我大唐志在必得之心,绝非其壕垒江水可挡!”
“命镇守洪都的吴翰,率其麾下一万兵卒,顺流而下,与林仁肇元帅汇合,进一步增强江面控制,彻底锁死钱塘江口!”
“着户部、兵部合力,湖南、江西两地粮草,启用各地义仓,务必保障前线三个月之需!削减宫中用度,不管用什么办法,粮道绝不能断!”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主张退兵的臣子:“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不许再言退兵之事!”
李从嘉收剑回鞘,语气森然:“此战,有进无退!要么,钱弘俶开城纳降;要么,我大唐雄师,踏平杭州!”
皇帝力排众议,随着一道道旨意,迅速化作强大的战争动力,推动着整个国家,向着吴越发出了更为猛烈和决绝的冲击。
分久必合,结束乱世的必经之路。
镇守洪都的吴翰接到诏令,毫不迟疑,即刻率领一万精锐水师,乘艨艟斗舰顺赣江、入长江,浩浩荡荡东下,与林仁肇的在采石矶江面胜利会师。
与此同时,陆路战事在李雄的统筹之下、张璨、梁延嗣、李元清等骁将的指挥下,全面发动。
唐军兵分数路,对吴越西线防线发起了排山破竹般的攻势。
首战富阳!
唐军先锋,以水军悍将老将军梁延嗣为首,率数十艘快艇及满载精兵的渡船,直扑富春江渡口。
吴越西面行营都部署孙承佑早已严阵以待,他并非一味死守,而是采纳了其副将、钱王宗室钱惟治,此人乃是钱弘俶侄子,历史上以聪慧知兵着称!
他建议,故布疑阵。
孙承佑在正面渡口垒起坚固营寨,多设旌旗,遍插草人,以为疑兵,吸引唐军注意力。
同时,密令骁将邵可迁率水军精锐埋伏于上游芦苇荡中,又命牙将薛温领一支精兵藏于下游山坳,伺机截击唐军侧后。
梁延嗣猛攻渡口,吴越军箭矢如疾雨倾泻而下,江面仿佛被乌云笼罩。
唐军士卒虽勇,但吴越军凭借工事顽强抵抗,攻势一度受挫。
悍将彭师痒见状怒吼一声,与兄弟彭师亮,亲率敢死之士,冒死跳下船头,涉着齐腰深的江水,向岸滩发起决死冲锋。
盾牌上瞬间插满箭矢,不断有人中箭倒地,被江水冲走,但唐军血性被彻底激发,前仆后继,终于撕开一道口子,抢滩登陆。
就在此时,上游鼓声大作,邵可迁率埋伏的吴越战船顺流疾冲而下,直插唐军船队腰肋。
下游薛温也率军杀出,企图将登陆唐军拦腰斩断。
一时间,江面、滩头陷入混战。
梁延嗣临危不乱,指挥楼船上的弩炮对准邵可迁的船队猛轰,又分兵死死挡住薛温的冲击。
血战半日,江水为之染赤。
唐军凭借更强的战斗意志和兵力优势,终于击退邵可迁和薛温,彻底巩固了滩头阵地。孙承佑见疑兵、伏兵之计均被破,己方伤亡惨重,再困守无益。
“唐军锐气正盛,不可硬撼!”
遂下令焚毁营寨,率军且战且退,依托地形,向更为险要的桐庐一带撤退重整。
唐军虽胜,却也付出了不小代价,先锋锐气稍挫。
大军得以渡过富春江,兵临富阳城下,却发现已是一座空城。
李雄得知战况,对左右道:“孙承佑老成持重,钱氏亦有知兵之人,非一味蛮守之辈。此番东进,恐非一帆风顺。”
遂下令谨慎推进,清扫周边残敌,巩固补给线,同时令张璨部加快进军速度,对退往桐庐的孙承佑保持压力。
此战虽下富阳,却也让唐军先锋见识了吴越军的韧性,并非轻易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