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他们是第四天到的目的地,他们抵达深市时,时间已经是傍晚了,太阳正慢慢地沉入海平线,街面上的路灯在同一时间亮起,这一幕给何爱军他们带来的震撼,足足让他们记了大半辈子,也让他们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感叹道:“真热闹啊!深市不愧是国际大都市!”
叶宁他们出发前,齐芳把尤利民店铺的地址告诉过他们了,这会儿他们在路上找行人问清楚地址后,开着车直奔东澜老街而去。
因为在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尤利民也拿不准顾骁他们哪一天会到深市,从昨天一早开始,他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不放心地去店门外晃悠一圈,看得谷三他们是连连摇头。
叶宁他们到了老街口后,发现里面行人太多,只能一辆车上留一个人守着,其他人步行进去找尤利民。
这会儿是附近的工人们下班的时间,有些外地来的工人,偶尔也会来这边逛一逛。
和乐阳镇副厂长才只能拿到两百块工钱的情况不同,随着去年政策开放后,各国的投资者和华侨都一窝蜂地涌入国内投资,这深市因为有格外的政策优惠,来这里建厂的投资者比帝都和海城还要多。
深市的工厂很多,又赶上今年是包产到户的第一年,大部分的农户还是得留在村里照看自家的土地,只有那种劳动过剩的家庭,才会有多的人力进城务工。
这会儿深市的工厂招工竞争还是挺大的,大半年来,这各家工厂给的工资都已经卷过一遍了。
年前一个月七八十就算是很优厚的条件了,到了现在,深市工人的年均工资已经卷到一千一百多了,有些规模大的外企,那工资福利还能更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工厂的女工们手里攒了几个月的工资后,有的人也舍得打扮自己了。
也因为是工人们的下班时间,尤利民店里顾客太多。
这要是换做别人,店里客人多,生意好,那肯定是高兴都来不及了,也就尤利民,想着自己手里的库存,那脸上的笑容都带着几分苦涩。
手里的存货不够卖,打从前天开始尤利民就已经让郑老七他们那边先不接批发客户,只给他们留老街这边的地址了,然而就算如此,他们手里的货都不一定能撑得到今天关店。
所以可想而知,在听到谷三十分惊喜地喊出叶小姐,顾哥的时候,尤利民的心情有多激动了。
尤利民真是连眼前的客人都顾不上了,立刻迎上去:“你们可算是到了!你们再不来,明天我这店就得关门了。”
叶宁没想到尤利民这边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了,只能十分抱歉地解释道:“为了安全,晚上没敢跑夜路,让尤哥你多等了。”
“没事,没事,你们今天能到就挺好的了,带来的货刚好续上!”现在的尤利民眼里没有朋友见面的欣喜,有的只是对叶宁他们车上货物的期待:“对了,忘记和你们说了,这街上车开不进来,你们是把车停在街口吗,你们这一趟带了多少衣裳过来……”
见尤利民一见面就追问个不停,叶宁虽然能够理解他心里的急切,这会儿也是有些无奈的:“厂里的库存不多,来之前我让大家干了一晚上工,只凑了八千两百件衣裳。”
八千两百件?尤利民对这个数量是不满意的,毕竟他们现在老街和批发市场那边的生意都很不错,这要放开了卖,八千来件衣裳也撑不了几天啊。
叶宁见尤利民面上没有半点喜色,再一看店里这人来人往的客流量,以及在柜台面前排着队等着结账的客人,就知道他是对货物的数量不够满意。
然而叶宁自问也是尽心尽力了:“反正你先卖着吧,服装厂那边我已经招齐夜班工人了,马上这产量就要高起来了。”
安抚完尤利民后,叶宁又催促道:“现在也不是细说的时候,何爱军他们还在街口等着呢,你先去把货给收了。”
尤利民一听也是,衣裳数量多不多的再说,他得先把衣裳给接收了,还有那竹荪,早点给杂货店的老板送过去,也能早点把钱赚到荷包里。
“那走吧,我先带你们去卸货。”说完尤利民也没马上走,而是拿着钥匙打开了柜台里的抽屉,从里面拿了个深绿色的小本子出来。
叶宁一眼就看出了那是存折,遂笑着打趣道:“这就凑齐货款钱了?看来尤老板这段时间真没少赚啊。”
尤利民顺着叶宁的话也想到了自己这段时间的进账,这一想嘴角怎么就收不了。
不算今天的营业额,光是前段时间攒下的收益,他新办的这张存折里就已经有三十五万了,别的不说结清叶宁的货款还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自己答应了纺织厂的条件,尤利民又从今天的营业额里数了一千两百块现金。
尤利民很会做人,以前没钱的时候对人就大方,这会儿赚了钱了,就更加不会小气了,他都想好了,这一千块是谈好的工钱,剩下的两百块就是他额外给何爱军他们两个司机的。
把钱交给何爱军他们的时候,见他们还有点不好意思要,最后是尤利民直接把钱往何爱军手里一塞:“兄弟们这几天也真是辛苦了,这钱拿着,好好的吃一顿,我在前面巷子租了两间房子,你们今天晚上就在我那里去将就一晚上。”
能有地方住何爱军他们自然是愿意的,他们在外面跑车,厂里也是会给住宿补贴的,虽然不多吧,但也有一块多,今天这个钱就能省下了。
尤利民让顾骁他们帮着自己往店里运了三大袋衣裳后,才带着他们载着满车的货去了杂货店。
做生意的人都是有心眼的,到了地方后,尤利民刚从车上跳下来,就又是对老板使眼色,又是大声招呼着:“老板,上次说的竹荪我给你带来了,满满一车的货呢,你快来点点!”
杂货铺老板闻言满脸喜色地抄着秤出来了,虽然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但是等顾骁他们打开车厢,他亲眼见到那满满一货车的袋子时,还有些不敢相信:“这袋子里装的都是竹荪?”
尤利民笑呵呵地点了点头:“可不是嘛,我特意让我媳妇给凑的整数,这里应该正好是三百六十斤。”
杂货铺的老板发自内心地朝尤利民竖起了大拇指:“老弟,半个月不到就能收到这么多的竹荪,你真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