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成功总是 > 第1章 大目标折腾出大成功(第6页)

第1章 大目标折腾出大成功(第6页)

一位医生对活到百岁以上的老人所拥有的共同特点做过大量研究。他叫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这些百岁老人共同的特点。大多数人以为医生会列举饮食、运动、节制烟酒以及其他会影响健康的东西。然而,令听众惊讶的是,医生告诉他们,这些寿星在饮食和运动方面没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待未来的态度——他们都有人生目标。

制定人生目标未必能使你活到100岁,但必定能增加你成功的机会。人生倘若没有目的,你也许会一事无成。正如贸易巨子J·C·宾尼所说:“给我一个心中有目标的普通职员,我能使他成为创造历史的人给我一个心中没有目标的人,我只能给你一个平凡的职员。”

目标具有神奇的推动力,但是,当人们觉得自己的目标并不重要时,他们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就没有什么价值。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目标很重要,情况就会相反。为什么人们必须把目标建立在自己的理想上面呢?这就是原因之一。如果你的各个目标组合成了你所珍视的理想,那么你会觉得为之付出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同样,目标对于一个组织团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组织团体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有些企业运作欠佳,最常见的问题是员工缺乏热情。这些人终日兢兢业业,除了完成手头的日常工作外,并无明确目标。没有热情的人是不会有大作为的。

相反,一些机构里的员工心中有目标的话,大家就有士气,热情高涨。目标使人们心中的想法更具体化,更易实现。同事们能明确要瞄准什么,干起活来心中有数。

奋斗者一旦有了目标,总是能主动出击,而不是亡羊补牢。他们提前谋划,而不是等别人的指示。他们不允许其他人操纵他们的工作进程。不事前谋划的人是不会有进展的。《圣经》中的诺亚并没有等到下雨才开始造他的方舟。

目标使人们产生事前谋划的动力,目标迫使人们把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可行的步骤。正如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的:“我总认为一个能力很一般的人,如果有个好计划,是会有大作为,为人类做大贡献的。”

目标给予人们把握现在的力量。人在现实中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如希拉尔·贝洛克说:“当你为将来做梦或者为过去而后悔时,你惟一拥有的现在却从你手中溜走了。”

虽然目标是朝着将来的,是有待将来实现的,但目标使我们能把握住现在。为什么呢?因为大的任务是由一连串小任务或小的步骤组成的。要实现任何理想,都要制定并且达到一连串的目标。每个重大目标的实现都是几个小目标小步骤实现的结果。所以,如果你集中精力于当前手上的工作,心中明白你现在的种种努力都是为实现将来的目标铺路,那你就能成功。

还是道格拉斯·列顿说得好:“你决定人生追求什么之后,你就做出了人生最重大的选择。要能如愿,首先要弄清你的愿望是什么。”有了理想,你就看清了自己最想取得的成就是什么。有了目标,你就会有一股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勇往直前的冲劲,你的目标使你能取得超越你自己能力的东西。你必须要有精彩的目标。当你有了精彩的目标时,你才会有伟大的成就,你的人生才够精彩。

10.脚踏实地,稳步发展

有一个看似很难回答的问题:“怎样吃掉一只大象?”而实现一个大目标就像吃掉一只大象般有很大的难度。

这里可以告诉你,吃掉一只大象的方法就是“一口一口地去吃”。同样,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从第一个目标开始做!世界上没有任何捷径能够一步登天,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的稳,走的高。

也就是说,结合你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可把这一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会使你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在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你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严格按计划执行。正如建造房子一样,先由建筑设计师绘出一幅蓝图,再由建筑队建造。在蓝图上,家中的各个摆设都要清楚地画出,一切都要设计得井然有序。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分段实现大目标,确实有发聋振聩的启迪。受英国作家科贝特的影响,格拉顿渴望成为一名大作家,断然辞掉报社的工作要一门心思从事创作。由于没有工薪交不起房租,他白天不敢露面,只好在大街上徘徊。至于何时能写出自己的大部头,他感到有些渺茫,不由得丧失了坚持到底的信心。

格拉顿当记者的时候,曾采访过俄国著名歌星夏里宾。一天,两个人在42号街不期而遇,格拉顿忍不住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夏里宾没有对此发表意见,而是转移话题说:“我住的旅馆在103号街,咱们——块走过去,你看怎么样?”

格拉顿不胜惊讶地说:“103号街,我哪能一下子走这么远的路?”夏里宾随声附和说:“是呀,从这到103号街要过60个街门,少说也要步行2小时。那就别去我住的旅馆了。你看再往前走6条街,到贝里射击游戏场玩玩怎么样?”

格拉顿接受了夏里宾的建议,两人很快来到游戏场,站在那早看了一会热闹,又接着往前走。到了长纳奇大戏院,夏里宾热情不减地说:“现在距离中央公园只有5条街了,我们到那去行看好玩的猩猩吧。”就这样走走停停,一路上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地就到了103号街。

将近用了4个小时,两个人走完60个街口,居然一点都不觉得累。旅馆附近有一家餐馆,对饮时夏里宾借题发挥说:“今天走这么一趟,你应该记在心上。一个人无论与目标的距离有多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这样行走的过程才不会沉闷,漫长的距离才不会让人却步。”

后来格拉顿成为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写出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有道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田要一垅一垅地犁,仗也要积小胜为大胜地打。

聪明的人为了达成主目标,常会设定“次目标”,这样会比较容易于完成主目标。许多人会因目标过于远大,或理想太过崇高而易于放弃,这是很可惜的。若设定“次目标”便可较快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能逐步完成“次目标”,心理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小,主目标总有一天也能完成。

虽然我们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但最终还是为了实现大目标,因此,千万不能满足于小目标的实现之中,千万不能只追求那些小目标。

报纸曾报道过某海300条鲸鱼死亡的消息。原来,这些鲸鱼为追逐小利,想吃掉沙丁鱼,不知不觉被困在一个海湾而暴死。人有时也是如此,如果你只追求小目标,就会空耗自己的青春,而一无所获。

追求小目标会使你只顾及眼前利益,鼠目寸光,到时候,你依然一无所获,无法成就出色的人生。

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一心想着解决温饱问题,一旦温饱问题解决,他就知足为乐,再不去奋斗,最后,回过头一看,后面的人却跑到前面去了,而自己依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依然默默无闻,可有可无。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希望有所作为并能造福于人类。我们不能知足于眼前的生活,如果我们追求的是大目标,就不会满足于现实生活,就会奋斗不息,追求不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