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今年早春,陈延一直接受着同僚们或同情、或嫉妒的目光,但他自己并不在意这些。
他趁着有限的时间翻出了百理府的地志、翻出了大名的粗略地图,一些人写的百理游记,脑子里画面慢慢补全,这百理,应该在温热带里,常年温差小,雨水充沛,是一个种地的好地方。
茵茵一听,也觉得不错,反正是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可以去看看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两个年轻人豁达,姜大人一开始虽难接受,后面想着想着,也想通了。
在他们临行前,给了陈延一块玉佩,说他曾与百里州府那边的驻军刺史有过交情,让他有事可以去找刺史。
“此一去,山高水长,你多照拂茵茵。”
“爹,娘。”因为路远,旨意下后没多久,陈延就要出发了,出远门,他身后跟着护卫队和几队镖师,“儿不在,望你们不必担忧,我会按期写信回来的!”
送亲千里,终须一别。
待到陈延和姜茵茵一起放下车帘,目光由看后路到看前路,这京城便离他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了。
车轮滚滚,陈延对茵茵说:“去途可能会很辛苦。”
“反正只有你和小黑炭会受不了。”姜茵茵眨眨眼,“我是不会的。”
“我也不会的。”陈延很自信,“留了许多时间,我们便在路上慢慢走吧。”
恰好,他想记一记这条贯穿大名之路上的各种风土人情。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0123:47:17~2023-03-0523:21: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955363915瓶;大总攻2瓶;芃芃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5章缺人是大问题
◎工作伊始◎
出行时,是时光灿灿之春。
到点时,已是烈日炎炎之夏。
这就是古代,有抱负者也许半生都行在路上的时代呀。
小煤炭都从只会啊呜啊呜,变到能不甚流利地吐几个字了。
-
百理府府如地志之谈,不太富裕,具体表现在马车从隔壁府的官道走到这府的官道之后,车厢就开始抖啊抖。
以及进入府城,古城外墙十分自然古朴(砖有些都不完整了),牌匾饱经风霜(金子不亮了),府城内做生意的人不多,纵有铺子,看着也不太敞亮。
铺子这样,茵茵私底下同陈延分析,当地的百姓荷包里的余银肯定不多。毕竟,没钱怎么消费,没人消费,掌柜怎么敢做大铺。
再往里走,百理这边的知府大院倒还过得去。
不过修大院的钱也不是这边出的,听守门带路的小吏挠头说:“这是上任大人自己花钱修缮的。”
百里府的上一任知府在任上评绩不高,一直徘徊在中中和中下,所以连任许多年都不曾往上走,陈延同姜尚书打听过这人,出身世家,家里有些小钱,走不了想改善改善居住环境也很正常。
现下倒是便宜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