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记忆编码是什么的过程 > 第二十一章 空白记忆区(第1页)

第二十一章 空白记忆区(第1页)

。第二十一章:空白记忆区

消毒水的气味像一层透明的膜,裹着林默的呼吸往肺里钻。他靠在病房冰冷的墙上,指尖还残留着父亲林建国手背的温度——两小时前还带着微弱的暖意,此刻却随那台脑电监测仪的屏幕一起,坠入了令人窒息的沉寂。

监测仪放在床头柜上,银灰色的机身蒙着薄尘,屏幕里的绿色波形本该像初春的溪流般起伏,此刻却成了一条拉直的细线,横在淡蓝色的背景里,连最细微的抖动都没有。“滴滴——”每一声提示音都像生锈的钉子,敲在林默的太阳穴上,他盯着那条平波,忽然想起十岁那年,父亲带他去结冰的湖面上滑冰,脚下的冰面也是这样,硬邦邦的,没有一丝纹路,却藏着随时会裂开的危险。

“心率72,血压11070,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护士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职业性的平静,“就是脑电信号……还是这样,像深度昏迷,但又不是。神经科主任说,这种情况他们从未见过,意识信号像是被凭空抽走了。”

林默没回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母亲留下的旧钢笔——笔身是磨砂的黑色,笔帽上刻着极小的“苏”字,是母亲苏婉当年的陪嫁。他想起三天前父亲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时,手里还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母亲穿着白大褂,站在某个实验室的门口,背景里有个模糊的“监管局”标识,当时他没在意,现在想来,那照片的边角都被父亲的指腹磨出了毛边,显然是经常翻看。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带着一阵微凉的风。林默回头,看见苏雨晴站在门口,黑色的风衣下摆还沾着外面的雨丝,她手里攥着一个银色的U盘,指尖泛白,眼神里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急切。

“你怎么来了?”林默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记得苏雨晴昨天刚去邻市参加监管局的技术研讨会,按道理要明天才回来。

苏雨晴没回答,只是朝门口看了一眼,确认护士已经走远,才快步走到林默身边,压低声音:“我刚从监管局的数据库里出来,用了点‘特殊手段’。”她顿了顿,从风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加密文件的界面,“林默,你母亲苏婉,当年是监管局的秘密研究员,隶属‘意识工程组’,负责的是记忆编码技术。”

“你说什么?”林默猛地攥紧了手里的钢笔,笔帽硌得掌心生疼,“我母亲不是大学的生物老师吗?她从来没提过监管局……”

“那是因为她辞职了,在2045年。”苏雨晴滑动平板电脑,调出一份泛黄的档案,照片上的苏婉比林默记忆中年轻,眼神锐利,穿着监管局的制式白大褂,胸前的工牌编号清晰可见,“档案里写着,她当年反对‘意识武器化’计划,和项目负责人吵翻了,还销毁了部分核心数据,然后就带着所有研究资料离开了监管局,从此隐姓埋名,当了大学老师。”

林默的脑子像被重锤砸了一下,嗡嗡作响。他想起小时候,母亲的书房里总有一个上了锁的抽屉,他问过里面是什么,母亲只说“是妈妈的工作笔记”,从不让他碰;想起母亲去世前的那个晚上,她把这个钢笔交给林默,说“以后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就看看笔杆里的东西”,当时他只当是母亲的遗言,没多想,现在才明白,那些都是母亲藏在时光里的秘密。

“我母亲……她销毁的是什么数据?”林默的声音发颤,他忽然觉得,自己对母亲的了解,比想象中少太多。

苏雨晴的眼神暗了暗,点开档案里的附件:“是‘意识清除计划’的核心算法。监管局在2045年想利用记忆编码技术,清除那些对他们‘有威胁’的异见者的意识——不是消除记忆,是彻底抹去意识,让那些人变成只有生理反应的‘空壳’。你母亲发现后,偷偷把算法的核心模块删了,还把备份硬盘砸了,这个计划才被迫中止。”

林默靠在墙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他想起母亲去世时,眼角还挂着泪,当时他以为是病痛带来的痛苦,现在才明白,那或许是对过往的牵挂,对监管局的担忧。他摸出那支钢笔,拧开笔杆——里面果然藏着一个极小的微型硬盘,银色的,像一粒纽扣。

“这个硬盘……”苏雨晴凑过来,眼神亮了亮,“应该就是你母亲留下的加密文件,里面可能有‘意识清除计划’的完整草案,甚至还有她后来的研究。”

林默没说话,只是握紧了微型硬盘。他忽然想起父亲昏迷前的举动——当时父亲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这个硬盘,嘴里反复念叨着“空白区”“锚点”“不能让他们找到”,当时他以为父亲是病糊涂了,现在想来,那些话都是有意义的。

“陈志远。”林默忽然对着口袋里的U盘低声说。这个U盘里存储着陈志远的意识数据流,是三个月前陈志远为了躲避监管局的追捕,主动把自己的意识压缩进去的,只有林默和苏雨晴知道它的存在。

几秒钟后,淡蓝色的数据流从U盘的接口溢出,像细碎的荧光粒子,在空气中慢慢聚成一个半透明的罗盘形状——罗盘的盘面是淡蓝色的,刻度是流动的二进制代码,指针是一根细长的光带,此刻正微微晃动着,像是在捕捉某种信号。

“我在。”陈志远的声音从数据流里传来,带着电子音特有的平稳,“林默,你需要定位林建国的意识信号?”

“对。”林默点头,手指轻轻碰了碰罗盘的盘面,光带在他指尖散开又聚拢,“我父亲的脑电信号消失了,但生理指标正常,苏雨晴说,他的意识可能被转移了,你能找到他的意识位置吗?”

罗盘的指针忽然剧烈晃动起来,盘面的二进制代码开始闪烁,像是受到了强烈的干扰。“信号很弱,被某种能量屏障包裹着。”陈志远的声音里多了几分凝重,“我需要再调整一下频率……找到了!位置在旧城区的监管局旧实验室,地下三层——那里有个未被录入地图的密室,是当年苏婉研究员的私人实验室,监管局的数据库里没有记录。”

“旧实验室?”林默皱起眉头,他知道那个地方,在2048年监管局搬去新城区后,旧实验室就被废弃了,现在外面围着高高的铁丝网,还有监管局的巡逻人员看守。

“我们必须去那里。”苏雨晴收起平板电脑,眼神坚定,“你父亲的意识应该就在密室里,而且,那里可能藏着你母亲留下的更多秘密,包括‘意识清除计划’的后续。”

林默看了一眼病床上的父亲——父亲的眼睛闭着,脸色苍白,嘴唇干裂,仿佛只是睡着了。他轻轻握住父亲的手,低声说:“爸,等着我,我一定把你带回来。”

离开医院时,外面的雨还没停。细密的雨丝落在车窗上,画出蜿蜒的水痕,像一道道流泪的痕迹。苏雨晴开车,林默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攥着那个微型硬盘,陈志远的数据流还维持着罗盘的形状,悬浮在仪表盘上方,指针始终指向旧实验室的方向。

“监管局的巡逻队每半小时会绕旧实验室一圈,监控摄像头的盲区在东北方向的铁丝网那里,有个被腐蚀的缺口,足够我们钻进去。”苏雨晴打开导航,屏幕上显示着旧实验室的卫星地图,上面用红色标记出了巡逻路线和监控位置,“我已经黑进了旧实验室的监控系统,接下来的二十分钟,监控会显示成三天前的画面,我们要抓紧时间。”

林默点头,心里却有些不安。他想起苏雨晴之前说过,她的父母也是监管局的研究员,在2045年的一次实验事故中去世了,具体原因不明。现在想来,那场“事故”或许和母亲的辞职、“意识清除计划”的中止有关,苏雨晴这么执着于寻找真相,或许不只是为了帮他,也是为了查清自己父母的死因。

旧实验室的铁丝网果然像苏雨晴说的那样,东北方向有个缺口,铁丝网的栏杆被腐蚀得锈迹斑斑,边缘很锋利,苏雨晴从包里掏出一块布,裹在栏杆上,让林默先钻过去,自己则跟在后面,陈志远的数据流紧紧跟着他们,像一团淡蓝色的守护光。

旧实验室的主楼是一栋灰色的六层建筑,墙面上爬满了枯萎的爬山虎,窗户大多破碎了,露出黑洞洞的窗口,像一双双凝视着他们的眼睛。雨丝落在建筑的墙壁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混合着远处巡逻车的警笛声,让整个场景显得格外诡异。

“地下三层的入口在一楼的储藏室里,藏在一个铁皮柜子后面。”陈志远的罗盘指针微微下沉,指向主楼的入口,“储藏室的门锁是老式的机械锁,苏雨晴,你能打开吗?”

苏雨晴从包里掏出一套开锁工具,金属的工具在她手里灵活地转动着。“没问题。”她笑了笑,眼神里带着自信,“我小时候跟着我爸学过开这种锁。”

储藏室里弥漫着一股霉味和灰尘的味道,里面堆着很多废弃的纸箱,上面印着“监管局物资”的字样,大多已经腐烂了,露出里面的旧文件和仪器零件。苏雨晴推开靠在墙边的铁皮柜子,柜子后面果然有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旁边有一个生锈的金属梯子,一直延伸到地下。

“小心点,下面可能有积水。”林默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光柱照进洞里,能看到梯子上锈迹斑斑,有些地方的横档已经断了,“我先下去,你跟在我后面,陈志远,你负责留意上面的动静。”

梯子很滑,林默的手抓住梯级时,能感觉到铁锈沾在掌心,冰凉的。地下三层比想象中更冷,空气里带着一股潮湿的泥土味,手电筒的光柱扫过墙壁,能看到上面有很多划痕,像是有人用指甲抓过,还有一些模糊的字迹,已经辨认不清了。

“密室就在前面。”陈志远的罗盘指针停住了,指向一扇厚重的铁门,铁门是暗灰色的,上面有一个圆形的密码锁,锁孔周围刻着复杂的花纹,像是某种图腾,“密码是苏婉研究员的生日,19980715。”

苏雨晴走过去,在密码锁上按了几下。“咔嗒”一声,铁门轻轻弹开,一股更浓的灰尘味扑面而来,里面的场景慢慢暴露在手电筒的光柱下。

。第二十一章:空白记忆区

密室不大,大约十平米左右,中央放着一张金属台面,台面是银白色的,上面布满了细小的划痕,显然是经常使用。台面上放着一台老式的神经接驳器——机身是黑色的,比现在的接驳器大一圈,上面有很多按钮和接口,电线是灰色的,有些地方已经老化发黄,屏幕是绿色的,上面还残留着一些闪烁的代码,像是刚停止运行不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