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卫民伸手摸了摸她脑袋,暗叹一声,“来,接着咱们看看锋子都托人捎来啥东西,你先把那本字典找出来。”
“懂。”徐长青懒得上书房拿,蹲着就从长青园里掏出一本最新版的字典,“应该没多少内容需要用到这本。
你之前不是跟他说了要是写完信按这本字典对上数字嫌麻烦的话,除非机密,一般重要的就可以写好塞进夹层?
这又是托熟人带回来,又是衣服又是鞋子的,一准重点的东西都在这些里头藏着了,还需要挨个对着看信?”
“先准备不会有错。”将纸箱里的东西都给倒在地毯上,沈卫民回话之间就找着了其中一本大开账本,“这不,来了。”
“我来,还是你来?”
“我来,我快,我熟悉。”沈卫民丝毫不谦虚的拿了这本账本和徐长青腿上的字典就站起身去往桌子那边。
徐长青见他主动请缨就索性坐到地上将倒在地毯上东西给收拾了,像其中衣服鞋子就需要好好检查一遍。
嗯?
没的。
“别抖了,这里面就有一封信封上铁头写的信夹着。那些东西先放着,你来我这边。看铁头都写了啥。”
“他应该是写那边房子改建好了,那个包工头有没有多收费用。再就是咱们回来之前交给他的钱给锋子了。
还有大姐那边情况,锋子到他才知道自己又涨了工资了等等,这些事情他肯定想写信跟咱们说一声……”
说话间,徐长青走到沈卫民身边拿起信撕开信封一侧开口取出信纸展开,这一看,她先忍不住笑了。
“都猜对了?”
“还没看下面,就抬头称呼一个弟,一个妹,挺有意思的。说那边一切顺利,哟,刘卫东他们哥俩行啊!”
“咋了?”
第664章南方消息
徐长青将刚刚粗粗扫了遍的第一张信纸直接递给抬头看她的沈卫民,说不如看,还是让他自己看信更合适。
这回人情欠大了,原本以他们两人的预算来说,既然要以那村子村办制衣厂为名的话,每年承包费肯定少不了。
毕竟就是买了村里房子,但还是外人。下决定办这个村办制衣厂和港城贸易公司连起来,她就打算好出大血。
因而回来前他和村委应酬联络感情时那边一直没定下个准确的承包费,她就打算好让何有锋到就意思意思讲个价。
反正被宰也就眼前这么两年时间,等开放了谁还要村办名义,如今图得就是和贸易公司连起来好方便行事。
要不然谁还担心自己公司找不着羊城那么多制衣厂来料加工怎么的,无非就是为下一步“三来一补”做准备。
一切就是为了顺理成章的以这家贸易公司的名义提供一批旧衣车和布料,加工以后运出去就能实现产品外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