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里村村头。
几个婶子正在河边洗衣服。
她们一边洗衣服一边聊着谁家的鸡又下了两个蛋,谁家的狗跑出去抓了野兔回来了。
今年上里村丰收,刚刚入冬村长就开始盘算着分粮食的事情。
村民们闲下来了,也有时间聊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哎,你们听说了吗?沈家那个姑爷,最近摊上事儿啦!”
“哪个姑爷?”
“嗨呀,还有哪个姑爷,城里那个宋知青呗。”
“听说啊,他参加了一个什么比赛,做衣服的,抄袭了!”
“啥?做衣服还有抄袭?那大伙不都是拿了样子按着踩缝纫机做出来的吗?”
“怎么了?这犯法啊?”
想到自已家里刚给男人和孩子做了新衣服,一个婶子忍不住颤抖,这要是犯法,可不得拉去游街?
“不不不,我们做的那些衣服哪里算得上抄袭,他抄袭的是人家的样子。”
村民们口中的样子,就是服装设计稿的意思。
几个婶子在这位知情人士的透露下,得知了宋有志抄袭的来龙去脉。
顿时撇了嘴。
“以前在生产大队就看他沉默寡言,还以为是文化人融不进我们泥腿子。”
“没想到干这么不要脸的事!”
“打肿脸充胖子!”
“可不是嘛!我家二妮在市里服装厂上班,她们厂长下命令,说是要封杀宋有志!”
“所有的车间,都不让用宋有志的样子。”
“封。。。。封杀?”
“就是永远不用他的东西的意思,你还记得早些年隔壁生产大队不?”
“记得记得,他们给猪灌水,增加重量,镇上屠宰场就不收他们的猪肉了!”
“连市里都不要,最后只能烂手里。”
“就是这个意思!”
“活该!干这偷鸡摸狗的事情,见不得光!”
这个时代的农村人大多数是质朴纯良的,对投机倒把,走旁门左道的人,都是嗤之以鼻的。
“哎,难怪最近宋嫂子苦着一张脸。”
“别说宋嫂子了,就沈会计脸都拉老长。”
“这沈家可算是倒了血霉了,一个军人姑爷是植物人,一个知青姑爷又出了这档子事。”
“诶?那是不是沈家婆娘?”
一个婶子抬头,正好看见远处宋君怡背着个背篓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