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寻书巧遇江湖事常九爷 > 第三章 剑护药铺烟火未凉(第2页)

第三章 剑护药铺烟火未凉(第2页)

直到马蹄声消失在远处,乡亲们才爆发出一阵欢呼。张屠户拍着陆寻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陆小哥,你太厉害了!这下黑风寨的杂碎再也不敢来了!”

“是啊,多亏了你和林掌柜!”李师傅也说道,“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跟我们说!”

陆寻笑了笑,刚想说什么,就看见林晚秋从药铺里跑了出来,手里还拿着药箱。她快步走到陆寻身边,抓起他的胳膊,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伤口又裂开了,快跟我回药铺处理。”

乡亲们见状,都识趣地笑了笑,纷纷散去。王老头走过来,拍了拍陆寻的后背:“好小子,没给松风剑派丢脸。”说完,也拎着炭炉回茶馆了。

药铺里,林晚秋正小心翼翼地给陆寻处理伤口。她的动作很轻,生怕弄疼他,眼眶却有些红:“刚才吓死我了,我还以为……”

“以为我会输?”陆寻笑了笑,“放心吧,松风剑法没那么容易输。”

“谁担心你输了,我是担心你受伤。”林晚秋嘴硬道,可手上的动作却更轻柔了。她给陆寻的伤口涂上新的金疮药,又用干净的绷带缠好,“这几天别练剑,也别干重活,不然伤口不容易好。”

“知道了,听你的。”陆寻乖乖应道,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甜甜的。

林晚秋收拾好药箱,从里面拿出个小瓷瓶,递给陆寻:“这是我爹留下的药膏,治外伤很管用,你拿去用。”

陆寻接过瓷瓶,见上面刻着“金针渡厄”四个字,心里一动:“这是林伯的东西?”

“嗯。”林晚秋点了点头,眼神有些黯淡,“我爹当年走南闯北,靠这药膏救过不少人。后来他年纪大了,就回清河镇开了药铺,可惜……去年冬天染了风寒,走了。”

陆寻没想到林晚秋的身世这么坎坷,连忙道:“对不起,我不该问的。”

“没事,都过去了。”林晚秋笑了笑,“我爹要是知道药膏能帮到你,肯定会很高兴的。”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外面传来了打更声,已经是戌时了。陆寻站起身:“时间不早了,我该回茶馆了,不然王伯该担心了。”

“我送你。”林晚秋拿起油灯,率先走出门。

夜色渐浓,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泛起淡淡的银光。两人并肩走着,偶尔有晚风吹过,带着草药和泥土的清香。

“今天……谢谢你。”林晚秋忽然开口,声音很轻,“不光是帮我打跑了黑风寨的人,还有乡亲们……要是没有你,他们说不定不敢站出来。”

“是乡亲们自己勇敢。”陆寻说道,“而且我也是清河镇的一份子,守护这里是应该的。”

走到茶馆门口,王老头已经关了门,只留了盏灯笼挂在门口。陆寻转身看向林晚秋:“回去吧,路上小心。”

“你也是。”林晚秋点了点头,把油灯递给陆寻,“这个你拿着,照亮。”

陆寻接过油灯,看着林晚秋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心里忽然觉得很踏实。他摸了摸怀里的瓷瓶,又看了看背后的松风剑,嘴角忍不住向上弯起。

第二天一早,陆寻刚起床,就听见茶馆门口传来敲门声。他打开门,只见张屠户拎着块猪肉站在门口,笑着说:“陆小哥,给你送肉来了!昨天多亏了你,这肉你拿着补补身子!”

话音刚落,李师傅也扛着一把新打造的镰刀走过来:“陆小哥,这镰刀给你,以后采草药方便!”

紧接着,陈叔、张婶也都送来了东西,有鸡蛋、有蔬菜、还有布料。陆寻看着堆在门口的东西,心里暖暖的,连忙道:“谢谢大家,这些东西我不能收,昨天只是举手之劳。”

“陆小哥,你就收下吧!”王老头走出来,笑着说,“这是乡亲们的心意,你要是不收,大家该不高兴了。”

陆寻没办法,只好收下了东西。他把猪肉分成几份,一份给了王老头,剩下的都送到了晚秋药铺——他知道林晚秋经常给穷人施药,肯定用得上。

林晚秋见他送来这么多东西,有些惊讶:“你怎么拿这么多过来?”

“是乡亲们送的,我吃不完,给你送来些。”陆寻说道,“以后要是缺什么,就跟我说,我去帮你找。”

林晚秋看着他真诚的眼神,点了点头,眼眶有些发热。

接下来的几天,陆寻每天都会去药铺帮林晚秋的忙,有时劈柴挑水,有时帮着整理草药,偶尔还会陪她去后山采药。两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陆寻会给林晚秋讲松风剑派的往事,讲师父教他练剑的日子;林晚秋则会给陆寻讲她爹当年的江湖经历,讲各种草药的功效。阳光透过药铺的窗户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惬意。

这天下午,陆寻正在帮林晚秋晒草药,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街东头走来。那人穿着青色长衫,背着个书箱,正是三年前救过他的老秀才——当年陆寻从松风剑派逃出来,身负重伤,是老秀才救了他,还给他指了清河镇的方向。

陆寻心里一紧,连忙迎了上去:“先生,您怎么来了?”

老秀才看到陆寻,笑了笑:“我路过清河镇,听说这里有个用松风剑法的年轻人,就过来看看,没想到真的是你。”他顿了顿,眼神变得凝重起来,“陆寻,你得小心些,当年暗算松风剑派的人,好像在找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