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重生后暴君的掌中娇 > 第273章 三音裂云开新天 剑鸣钟磬和太平(第2页)

第273章 三音裂云开新天 剑鸣钟磬和太平(第2页)

就在此时,一道玄色身影,如离弦之箭般窜上钟楼。

是殷照临。

他没拔剑,反手抽出了腰间的剑鞘——那鞘是紫檀木做的,裹着三层铜边,沉甸甸的像块铁。他对着悬挂的青铜编钟,猛地扬臂砸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咚——!”

黄钟大吕的轰鸣,像从地心深处滚出来的雷!

那声音太沉,太雄,带着股金戈铁马的肃杀,瞬间将尖细的铃音碾成了碎末。编钟的余韵在天坛上空荡开,一圈圈扩散,撞在祈年殿的梁柱上,撞在百官的朝服上,撞在百姓的耳膜上,震得人胸腔发麻,却又奇异地生出一股暖意。

殷照临的玄袍还在翻飞,他没停,又对着另一口编钟砸下去——“咚!”这声更高些,像出鞘的剑,带着锐不可当的劲。

澈儿抓住了这瞬间的空隙,箫声猛地拔高!《太平颂》的调子重新凝聚,像被阳光镀了层金,与编钟的轰鸣缠在一起,一个清亮,一个雄浑,像天地在对话,像日月在和鸣。

慕容芷的金铃还在摇,可铃声已经散了,像被狂风吹走的沙,连她自己都听不清。她看着祭台上的澈儿,看着钟楼上的殷照临,忽然觉得那两口编钟,像两只眼睛,正冷冷地盯着她——她那些藏在暗处的算计,在这钟声里,竟有些无处遁形。

谢惊鸿的脸,白得像纸。他攥着空拳,指节抵在祭台的栏杆上,那里有他刚才刻下的指甲痕。他以为《亡国调》能勾起所有人的恐惧,却忘了,恐惧的对面,是更坚韧的东西——是不想再失去的守护,是对新生的渴望。

“轰隆!”

一声炸雷,不是闷的,是清脆的。乌云被撕开了道口子,像块破布被猛地扯烂!阳光“哗”地涌出来,金灿灿地泼在祭台上,泼在编钟上,泼在澈儿的玄衣和殷照临的剑鞘上。

三音交织着,冲上云霄。箫声如流泉,钟鸣似惊雷,偶尔夹杂着几声微弱的铃响,却早已成了陪衬。那声音撞碎了乌云,撞散了阴霾,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清劲的风,带着阳光的味道。

“这才是盛世该有的声音!”澈儿的箫声未停,声音却顺着风传得很远,“不是悲泣,不是尖啸,是太平的和鸣!是百姓的日子,是家国的安稳!”

编钟的余韵渐渐歇了,箫声也放缓,像春潮退去,留下湿润的土地。阳光铺满了整个天坛,青石板上的血迹被晒干,变成了浅褐色的印。那只坠地的鸽子,不知何时被个孩子捧了起来,孩子用布擦着它的羽毛,眼里闪着光。

谢惊鸿默默地走下祭台,素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香灰,没回头。慕容芷捡起掉在地上的金铃,转身进了人群,铃音微弱,像在认错。

殷照临从钟楼上下来,玄袍上沾了点铜屑。他走到澈儿身边,看见他手里的白玉箫,箫身上竟染了点殷红——是澈儿刚才太用力,指尖被箫孔磨破了,血珠渗进了玉纹里。

“手破了。”殷照临从袖中掏出块帕子,想替他包扎。

澈儿却摇头,举着箫对着阳光看。玉纹里的血珠,在光下泛着暖红,像颗小小的星。“没事。”他笑了,眼里的光比阳光还亮,“这箫,以后该奏《太平颂》了。”

百官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山呼万岁的声浪,盖过了最后的余音。有个老臣,激动得摘下了帽子,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银亮,他对着祭台深深一揖——那是前朝的旧臣,此刻却觉得,这阳光,比任何时候都暖。

百姓们也抬起了头,脸上的愁云散了。那个裹破棉袄的老汉,咧开嘴笑了,露出没牙的牙床,他对着天空喊:“天晴了!真的天晴了!”

澈儿望着万里晴空,云絮被风吹得像棉花,蓝得透亮。他知道,刚才的三音,裂的不只是乌云,更是压在人心头的旧阴霾;开的不只是新天,更是每个人心里对太平的信。

殷照临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很轻,却很稳:“三音和鸣,天地同庆。但这太平,是奏出来的,更是守出来的。”

澈儿点头,将白玉箫收入鞘中。阳光照在鞘上,血珠的印子淡了些,却像刻进了玉里。他知道,这剑鸣、钟磬、箫声交织的太平,不是结束,是开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用勇气去奏,用智慧去和,用坚守去护。

风过天坛,带着编钟的余韵,带着箫声的清响,还带着点新翻的泥土味。那是希望的味道,是太平落地生根的味道。从今往后,这片土地上的声音,将不再有《亡国调》的悲戚,只有《太平颂》的清亮,只有钟磬和鸣的安稳,岁岁年年,回荡不息。

喜欢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请大家收藏:(xiakezw)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