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葬礼办的很简单,我和外婆哭成了泪人,靥儿却一滴眼泪都没掉。事后,外婆问我为母亲办理丧事的过程是否熟记了,我点头说都记住了。外婆便有些伤感的说,以后你外婆走了,你也这么办。
永安二年年末,身体一直很硬朗的外婆,突然一夜之间就睡过去了。外婆离开时候的表情很安详,没有遭受到痛苦。按照外婆的遗言,丧事都是我一手操办的。
这一次,靥儿却哭得很凶。
家里没有了大人,我便当上了药堂的掌柜。这一年,母亲和外婆先后去世,开销略大。而且逢年过节,家家想要沾个喜庆,必然不会有人愿意来药堂多停留片刻。时间一久,药堂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
我为了挣得更多的银两,便开始苦心钻研医术。
永安三年,听说平阳国新立了太子,新太子为了讨好女皇帝,开设了很多药堂。本来就不景气的七浮药堂,根本竞争不过新药堂。我辞掉了一些伙计,只留了几个和靥儿关系很好的仆人。
这几年,我一直在为生活忙碌,再也没有遇到那个少年。也许,那个少年就是一个梦吧,情窦初开时的一个梦。
☆、第2章:背井离乡
永安四年三月,孟王之子勾结西北乱党。乱党的头领在盛乐城荒淫无度,强抢民女。
同年七月,孟王之子起兵造反,平阳军带兵镇压。盛乐城作为孟州的最南边,首当其冲受到了攻击。连续几日战争,使城中百姓受到过度惊吓。一时间,城中流浪人数不断增加,上吊自杀、逃离他乡的百姓不计其数。
不出几日,盛乐城守城将领主动投降,条件是平阳军不可伤害盛乐城百姓。于是,平阳军进入城中驻扎,承诺不再宣战。
这日晌午,天气有些炎热。我去厨房准备午膳,却发现米缸已空。厨房的角落里,小妹靥儿正在仔细研读书本上的药材,我凑过去一看,发现她又在研究毒药。靥儿抬头见我一脸凶相,立刻将书合上站了起来,挠了挠头说道:“姐怎么了?缺米么?我去买!”
我刚想制止,哪知靥儿一溜烟跑了出去。待我追到门口,发现她已经不见了踪影。我只好回到厨房,继续准备午膳。
厨房的桌子上还放着靥儿的毒谱,我随手翻了几页,内容大多是靥儿手写。虽然字迹有些幼稚,但是看得出来她对此毒谱颇为用心。毒谱中记载了雷公藤、防已、鱼胆、苦参、牵牛子等中药长期服用引起的各种异常反应。毒谱中尤其记载了中成药引起的精神异常反应,可以使人产生幻想幻听,记忆错乱或失忆,严重者可会做出自杀等行为。
看到这里,我便感觉全身寒颤,合上毒谱放进怀里,想着这书必定不能还给靥儿,而且待她回来必定要好好教育她一番。
肚子开始有些饿了,我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才发现靥儿已经去了两个时辰。我走到药堂前,也未发现靥儿的身影。
“看到靥儿了么?”我对着前台打着算盘的伙计问道。
“晌午时见靥儿跑了出去,之后便没有见着。”
刚开始,我以为靥儿只是在和我开玩笑。可是天色已经大黑了,依然不见她回来。
“靥儿会不会出什么事情?”我担心的问道。伙计们纷纷提议出去寻找。
我们一行人找遍了盛乐城所有的菜市和米铺,都没有收获。几个大汉还去了青楼寻找,也依然没有结果。最后我们去盛乐衙门报了案,希望衙门可以帮助寻找。
我终日寻找靥儿,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也依然没有靥儿的消息。我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可是依然没有放弃寻找靥儿的念头。但是我一个孤儿,无钱无权着实是无能为力。我安慰自己,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说不定靥儿此时已经被哪个大户人家收养,正在享受荣华富贵。
药堂久未开张,这日中午却来了几个客人。听买药的百姓说,盛乐城已上交官印,平阳军只留百人驻守,其余全部进军下一城池。听此消息,我便分了钱给药堂伙计们,将他们打发回去。七浮药堂也要关门了,虽说我一介女子,但以我的医术,想另谋职业,并不成问题。当然,寻找靥儿是主,行医是辅。
收拾好行囊,正想着向何处进发,突然药堂厅房的大门被人狠狠踹开,冲进几个带武器的平阳军。士兵在大门两侧排队站好,随即,一位身披战甲的将军走了进来。见到此景,我立刻抓起身旁的凳子,作势防守。士兵见我有所举动,立刻将我包围。将军皱了皱眉,摆手,士兵便都停止了动作,我也放下凳子,颤抖的站在那里。
将军转头,对外面的人说道:“八弟,这里便是皇姐交代的‘七浮药堂’。”语毕,便回身扫视全厅。我有些惊讶,因为说话之人是位女将军。
被称作“八弟”之人,从厅外走进来,此人也是一身将军打扮。虽说两人都带着头盔,看得不甚完全,但是两人眉眼有那么几分相似。
男将军见厅中形势紧张,便略带微笑,抱拳说道:“姑娘,受惊了。吾乃平阳国承亲王,受皇姐之托,前来打听一故人,请问,孟盈姑娘何在?”
孟盈?听到此名,我有些诧异,因为孟盈正是我娘,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去世了。其实娘的身体一直都很健康,爹爹去世后,娘一边研制伤药,一边挑水砍柴,不知疲倦。可是四年前,娘突然病倒,请了各路神医,依然无法查明病因,外婆说她是心病啊。娘去世后,外婆也跟着去了。本以为我能和靥儿相依为命的,如今靥儿也失踪了,生死未卜。
那个自称承亲王的男将军,见我没有回答,又耐心地解释道:“姑娘,我们只是想寻找故人,而非抓做人质,请你放心,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