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什么?”陈朝阳眼露精光,自问自答道:“意味着在地头田间,机器趴窝了,不用眼巴巴等县里派人,不用老师傅凭感觉修修补补。
只要区里供销社备着几个标准齿轮,识点字的农民兄弟照着简单图册自己就能换上!抢的就是救命的农时!”
第127章三化落实
罗重文接过新旧两个齿轮,指腹感受着齿廓的差异与那份难能可贵的“一致性”,眼神凝重地缓缓点头。
秘书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划动:“标准件…互换性…快速维修…”
接着,陈朝阳引领罗重文走向车间深处。这里用石灰线清晰地划分出几个功能区域。
底盘总成被牢牢固定在结实的木制托架上,如同一个不动的基础平台。
工人们推着堆满零件的小车,穿梭于不同的“模块岛”:发动机预装区里,几人正合力将笨重的煤气机吊装到位;
变速箱调试角,老师傅用听棒仔细分辨着齿轮啮合的声音;
驾驶室焊接点火花四溅;轮胎总成站正给巨大的实心橡胶轮上紧最后一颗螺栓……
陈朝阳指着发动机预装区一个正在拧紧缸盖螺栓的年轻面孔:“首长,看那个小伙子,进厂满打满算四十天。
按老规矩,他现在还在给师傅递扳手、扫铁屑。
可现在,他只需要熟练掌握缸盖安装、螺栓紧固顺序和力矩控制这几项关键动作,靠着郑教授他们弄的看图说话’流程卡,加上三天专项培训,就能在老师傅指导下承担这个模块的活了!
合格率九成以上!大大缓解了我们技工断档的燃眉之急。”
“等等!”
罗重文猛地抬手,目光死死盯住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模块化作业场景,眼中不再是欣赏,而是爆发出一种职业军人发现新战术般的锐利光芒!
他一把抓过秘书的笔记本,自己夺过笔急速书写,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模块化…模块化!陈朝阳!你知不知道这个思路的价值?!”他抬起头,灼灼目光扫过陈朝阳和郑春秋,“这哪是光造拖拉机快!这是军工生产的命门!是战时爆产能的钥匙!”
他语速快得像连珠炮,思绪已飞向枪林弹雨的战场:“炮弹!引信体、装药部、弹壳、底火,拆开!
分模块造!枪械!撞针、枪机、复进簧、枪管,同样拆!一个熟练工死磕一种零件,效率和质量都能翻着跟头涨!
前线吃紧要扩产?新兵蛋子就像你们装发动机那小子,练几天就能顶上去!这能解决天大的问题!”
他用力一拍陈朝阳的肩膀,力道之大让后者一个趔趄,“好小子!脑袋里真有货!郑教授!”
他转向一直沉默但眼神同样锐利的郑春秋,“你们这套模块化的章程、标准、培训法子,给我弄一份最详尽的报告!火速!一个字都不能漏!这对咱们的兵工厂,是雪中送炭!”
陈朝阳强忍肩头疼痛,心中却是一块石头落地。
展示模块化,引发司令员对军工的联想,正是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他深知,只有将昌平的经验与迫在眉睫的国防需求绑定,才能获得更高级别的支持和资源倾斜,为未来更大的布局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