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百度 > 第131章 这不是打发要饭的吗(第6页)

第131章 这不是打发要饭的吗(第6页)

许贯忠此时却在频频回头去看,也有话语:“军中看的时候,看的都是日常,此时行军再看,这彪人马,四千之数吧?当真威武雄壮,再有将军舍得的本钱,甲胄军械兵刃,无一不是精良,在这般年月,如此不惜本钱治这般强军,将军心思里,想得远啊……”

苏武闻言,便是有意来问:“想得远?倒是未曾多想,只想着贼寇要剿,便要强军。

不知许先生说想得远,是何事?”

许贯忠看了看苏武,笑道:“将军,我去过辽国,甚至也出过燕山,去过草原,去过辽东……”

苏武显出几分惊讶。

卢俊义便是来说:“兄弟,当真之事,许先生可是连契丹语都能说得,草原白达旦的话语,也能精通。

昔日我走那私马,许先生还帮我联系过辽国那边的人。”

苏武慢慢点头:“哦……那许先生当是看得远的……兴许比我还看得远。”

许贯忠便是来笑:“所以,将军何必如此藏着掖着,莫不好友当面,不可信也?”

苏武点了头:“倒是多想了一些,许先生大才也,高明得紧,直看人心之事。”

苏武此时,真满意,对许贯忠满意到了极顶,此人,还真不是吹出来的,更不是浪得虚名,真是见识过全天下之人与事。

许贯忠便是来问:“将军多想了哪些?”

苏武看了一眼许贯忠,马匹微微近一些,只说一语:“许先生又以为我多想了哪些?”

许贯忠微微蹙眉,再看苏武,有直白:“莫不是宋辽要战?”

苏武坐正身形,微微点头:“许先生是世间少有的明白人,却还有更远,许先生既然连辽东之地都去过,那可有想过某些事来?”

许贯忠面色一惊,再看苏武,慢慢来说:“我是走了天下之地,所以猜过一些天下之事,将军竟是不出东平府,竟也猜得出天下之事?”

苏武只答:“不是难事,史书万代,历历在目,从来如此,一个循环套着另一个循环,走了匈奴会来突厥,走了突厥会来契丹,走了契丹,自会有人再来……”

许贯忠忽然拱手一礼:“将军才是绝顶之才也!”

苏武接了一语:“所以啊,求贤若渴,治兵也急……事事逼迫,夜夜难眠。”

许贯忠点了头,不说话,却皱眉,还起身往后去看,看那绵延不见尽头的出征大军……

苏武也不说话,只在马背上摇头晃脑往前去。

卢俊义倒是不多言不好奇,也不凑过去偷听什么,只觉得这两个聪明人,说点私事,就让他们说去……

良久之后,许贯忠说了一语唏嘘:“天下兴亡,从来是那兜兜转转,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朝天子一朝臣,将军何必如此未雨绸缪……如此杞人忧天?”

苏武点头直接来说:“嗯,先生此语,极是!

当个隐士,自是最好,寻个山清水秀之地,一居便是一世,一世过去,哪管他天下如麻洪水滔天。”

隐士说的是谁?

说的正是许贯忠,苏武笃定,许贯忠“看到了”

许多未来事,他是人微言轻无奈也好,只求逍遥逃避也罢,这厮,最后真就躲在深山里做了隐士。

苏武就是故意如此来说,说的是人心。

那聪明绝顶的人心,真就这么心安理得?真就夜里梦来,梦不到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天子蒙难,百姓如猪羊?

如果真是这般,苏武再如何三顾茅庐,那也是白费力了,没有什么意义,往后也不必努力什么了,就让他去。

如果不是这般,这番话听来,只问许贯忠,难道一点其他想法都没有?

苏武甚至知道,此时此刻的许贯忠,已经把隐居之地都找好了,甚至已经开始动手建设了,若不是早早知晓乱事将至,岂会如此去做避世的准备?

说完话语,苏武倒也不看许贯忠。

许贯忠脸上,已然是眉头皱了又松,松了又皱。

却有一语:“将军何必如此揶揄?”

苏武也有一语:“若是如那世人不知,浑浑噩噩,倒也无妨,若是已然心知,先生还要出门来走,要么呢,就是心有不甘,想看看这世人可还有得救,可还有人会去救,要么呢……不会是先生缺钱吧?那隐居一世,想来耗费也多,先生若是缺钱,一份厚礼,自当备下,先生带去,避去洪水滔天,便可一世无忧,也免得先生辗转多地,四处去筹。”

苏武显然是更说怪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