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朱标来时忧心忡忡,去时步履坚定,成竹在胸的背影,叶凡重新拿起那块软布,继续擦拭他的琉璃盏。
嘴里轻轻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
……
夜色深沉,东宫却依旧灯火通明。
朱标刚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从叶凡府上回来,脑中还在反复推敲着拍卖的各项细节。
一名宦官便脚步轻快地入内禀报。
“殿下,工部遣人来报,言说奉陛下旨意,为东宫筹建三大营所备之匠师五十人,已全部遴选完毕,随时听候殿下调遣。”
“此外,陛下亲命挑选的三千精锐将士,亦已在京郊大营集结完毕,名册在此,请殿下过目!”
宦官说着,将一份厚厚的名册恭敬地呈上。
朱标闻言,微微一怔,脸上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这么快?
他下午才将抽调兵员和匠师的章程发下去。
这连半夜都不到,人和名册就都备齐了?
工部以往办事,何曾有过如此效率?
他接过那沉甸甸的名册,翻开粗略一看,里面不仅罗列了三千兵士的姓名、籍贯、所属原部队。
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履历和特长标注,详尽得超乎想象!
那五十名匠师的名录也是如此。
后面还附注了各自擅长的技艺领域。
一丝疑虑在他心头闪过!
但这疑虑很快便被一股暖流和更重的责任感所取代。
他想起父皇在武英殿那看似严厉却充满期望的眼神,心中豁然开朗:“是了!定是父皇!”
“希望我能尽快成事,有所作为!”
这无声的扶持,比任何言语的鼓励都更让他感到肩头沉重,也让他斗志昂扬。
他绝不能辜负父皇这片苦心!
“父皇隆恩,儿臣感激不尽!”
朱标对着皇宫的方向,郑重地拱手一礼!
随后,他收敛心神,脸上恢复了一贯的沉稳,对那传令的宦官吩咐道:
“传孤的令,着那五十名匠师,明日一早便至东宫划定的工坊集结,所需一应物料,皆由东宫支应,命他们即刻开始,全力钻研,打造新式火器!不得有误!”
“是!”
第135章设立监察之制!
宦官领命。
朱标又拿起那份将士名册,手指拂过上面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