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抗战之我是军工专家 > 第三十章 艰难的浇铸(第1页)

第三十章 艰难的浇铸(第1页)

第三十章:艰难的浇铸

在三天高强度的生产测试之后。

陈常在已经可以确定,他设计的这条虽然简陋,但是效果还是可以的,半自动子弹生产线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至少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但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小问题,那是必然的。

机械设备怎么可能会永远都不出问题。

人还时不时的来一个感冒发烧呢。

更何况是机械设备。

尤其是现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出来的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制造厂的师傅还有技术员们,在完成了这一条生产线之后,再制造第二条生产线时,就已经变得轻车熟路了。

而这时,时间已经来到了生产线开建的二十天后了。

所有的生产计划,完全是按着陈常在所给出的,计划书上的时间完成的。

整体生产线的生产周期是十四天多一点。

安装调试和满负荷测试时间是五天。

这完全在生产计划书的范围之内。

这说明陈常在,在整个生产调度上面,没有出现大错误。

现在这条生产线的平均生产速度,可以做到每分钟生产二十五至三十发子弹的程度。

当然,这个数字和后世的生产效率是没办法比的。

哪怕是和现在的德国、美国、日本的生产效率也是没办法比的。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

从设备本身来讲,蒸汽机带动的设备,和电机带动的设备确实是没有办法相比。

从动作反应时间就完全是两个层级。

第二个,现在这条生产线上,用的还都是单冲头的冲床。

所以和那些工业国家的子弹生产线,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再一个,现在操作这些冲床和车床的人,还没有到达熟能生巧的程度。

在这种设备上,哪怕是慢一些都可以。

但是绝对不能慌乱。

一次的马虎大意,或是慌乱。

那么轻了可能就是缺少一节手指。

重了,可能一只手掌也就废了。

后世有个说法,说“大拇指和食指缺一个的,这个人不是干木工的,就是干冲压的。

手指头缺好几个的,这人不是搞联合收割机的就是搞木锯的。”

这种民间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说法,往往最直观的说明了搞工业的危险性。

所以不管是搞什么工业的,要是不想受伤,不想死于非命。

那就必须要对工业的力量保持敬畏,对安全守则顶礼膜拜。

陈常在交代下来了第二条生产线的生产计划之后。

他就离开了机械加工厂,来到了冶炼铸造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