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12月29日,寿光冬夜
2020年12月29日,山东省寿光市,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袭击了华北平原。气温骤降至零下15度,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像刀片般刮过追捕组民警们的脸颊。鸡东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中队长常万青搓了搓冻得发紫的手指,将警用大衣裹得更紧些。在他身后,四名侦查员正猫着腰,蹲守在一栋老旧居民楼的楼道里,眼睛紧紧盯着三楼拐角处的那扇木门。
"各小组注意,目标可能在302室。"常万青压低声音对着对讲机说道,呼出的白气瞬间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霜。他看了看手表,凌晨2点17分,正是人最困倦的时候。追捕组已经在这寒风中等待了整整五个小时,每个人的手脚都已经冻得麻木,但没有一个人发出半句怨言。
27年了,这个日子终于要来了。常万青回想起1993年那个爆炸的夜晚,仿佛就在昨天。当年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警察,跟着老队长杨发参与了最初的追捕行动。如今,杨发已经退休多年,而常万青自己也已年近五旬,头发中夹杂着不少银丝。但那个未破的案件,像一根刺一样,始终扎在他的心头。
"行动!"随着常万青一声令下,四名侦查员如离弦之箭般冲向302室。常万青一脚踹开房门,冲了进去。房间内光线昏暗,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正蜷缩在被窝里,听到响动猛地坐起身来。当他的目光与常万青的眼神交汇时,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瞪大,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鲁某富,我们找你27年了。"常万青一字一顿地说。老人沉默了片刻,随后低下了头,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他缓缓说道:"逃亡了27年,该回来偿命了。"这句话,他在心里已经预演了无数遍,如今终于说出口,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枷锁。
在押解鲁某富回鸡东的路上,常万青和他坐在同一辆警车里。鲁某富一路上都很安静,只是偶尔透过车窗看着外面飞逝的风景,喃喃自语:"该回来偿命了。"这句话像咒语一样,在狭小的车厢内不断回荡。常万青注意到,这个70多岁的老人,头发已经全白,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眼神中透露着疲惫和释然。
追捕组人休车不停,连续驾车47小时,终于在2020年最后一天将鲁某富成功押解回鸡东。当警车驶入鸡东县公安局大院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老民警们纷纷围了上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警察颤巍巍地走到鲁某富面前,声音哽咽地说:"27年了,你终于回来了。"这句话,代表了几代鸡东公安人的心声。
鲁某富被带走后,常万青站在公安局大楼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87天的追捕,跨越7个省份、60余个地市,行车近三万公里,终于画上了句号。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药瓶,这是他随身携带的降压药。在这87天里,他已经吃了二十多盒药。想到这里,常万青不禁苦笑了一下。为了这个案子,他没能在身患肺癌晚期的老母亲床前尽孝;为了这个案子,他的同事们都抛下了家中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但此刻,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一夜,鸡东县公安局的档案室里,一盏孤灯亮到天明。一位老警察正在仔细整理着鲁某富案的卷宗,那些已经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27年来无数警察的心血和汗水。当他把2020年的最新材料放进卷宗时,两行清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二、1993年9月,古山子村
时间倒回27年前。1993年9月的一天,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鸡东镇古山子村,这个宁静的小村庄被一声巨响打破了往日的平静。在去往村民周某家养鱼池的必经之路上,一座木板桥发生了爆炸,周某当场死亡。
爆炸发生时,正是午后时分。村民们听到巨响后,纷纷从家中跑出来查看情况。当他们赶到木板桥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木板桥已经被炸得面目全非,碎片四散飞溅,周围的树木和野草也被冲击波掀翻。在桥的中央,一个人形的轮廓躺在血泊中,已经分辨不出原来的模样。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和血腥味,令人作呕。
最先赶到现场的是古山子村的治保主任。他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一边组织村民保护现场,一边派人去镇里报案。大约一个小时后,鸡东县公安局的警车呼啸而至。带队的是时任刑侦大队长的杨发,他一下车就迅速组织警力封锁了现场,并开始进行初步勘查。
经过刑事技术部门的勘查,警方确认木板桥是被人为组装的爆炸装置引爆的。现场发现了一些爆炸装置的残骸,包括电池碎片、导线和一些自制炸药的残留物。这些证据表明,这不是一起意外事故,而是一起有预谋的爆炸杀人案。
杨发立即下令对死者周某的社会关系展开地毯式排查。周某是古山子村的普通村民,平时以养鱼为生,为人老实本分,很少与人结怨。但经过调查,警方发现周某与同村村民鲁某富之间存在矛盾。据村民们反映,两人曾因为一些琐事发生过几次争吵,最近一次争吵甚至动起了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鲁某富,时年40岁左右,也是古山子村的村民。他平时为人孤僻,很少与村里人来往,和妻子蔡某育有三个子女。案发当天,鲁某富没有出现在村里,也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杨发立即组织警力对鲁某富进行抓捕。
然而,当警察们赶到鲁某富家时,发现屋里已经人去楼空。据邻居们反映,鲁某富是在前一天晚上离开家的,走得非常匆忙,连行李都没带多少。警方意识到,鲁某富有重大作案嫌疑,并且已经潜逃。
随后,警方对鲁某富的家庭背景进行了深入调查。原来,鲁某富的妻子蔡某是山东省济宁市人,两人结婚后一直在古山子村生活。案发后第二年,蔡某带着三个子女回到了山东老家。警方推测,鲁某富很可能逃往了山东,投奔妻子的娘家,但多次派人前往山东调查,都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在随后的日子里,鸡东县公安局先后派出四个追捕组前往全国各地围绕犯罪嫌疑人鲁某富开展追捕,但始终未能寻到一丝踪迹。鲁某富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尽管困难重重,但鸡东县公安局从未放弃过对鲁某富的追捕。27年间,追逃专班的民警从青年熬成了如今有30余年警龄的老警察,任时光悄然流逝,却始终不忘初心,为的是能扬法律之公正,弥群众之创伤。
三、27年追凶路
时光荏苒,转眼间27年过去了。当年参与鲁某富案侦破的年轻警察们,如今都已两鬓斑白。鸡东县公安局历经了五任公安局长、五任刑侦局长、五任刑侦大队长,但对鲁某富的追捕工作从未间断。追逃专班的民警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心中的信念从未改变:一定要将鲁某富缉拿归案,给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还社会一个公道。
在这27年里,鸡东县公安局先后派出了四个追捕组前往全国各地追捕鲁某富。他们调查了鲁某富所有可能的关系人,走访了鲁某富曾经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然而,由于当年技术水平有限,侦破工作困难重重。没有DNA比对,没有监控录像,甚至连全国联网的户籍系统都不完善,这使得追捕工作变得异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