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纪实录 > 第305章 杭州富阳李长江被害案 28年追凶(第1页)

第305章 杭州富阳李长江被害案 28年追凶(第1页)

1998年10月的一个清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的村民们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然而,当他们走到村口水渠附近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一具被芦苇草掩盖的尸体呈趴伏状躺在那里,双手被粗糙的绳索反绑,头部、颈部遍布血迹,身旁散落着一支钢笔和一枚硬币,而死者口袋里的钱财却不翼而飞。经辨认,死者竟是村里的村长李长江。这起案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了富阳警方心中一块沉重的石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查就是28年,跨越了近三个年代,直到2025年初才最终告破。

一、血色水渠:村长离奇死亡

1。1发现尸体:震惊全村的清晨

1998年10月11日,杭州市富阳区银狐街道大树下村的村民们在水渠附近发现了一具被芦苇草掩盖的尸体。尸体呈趴伏状,双手被粗糙的绳索反绑,头部、颈部遍布血迹,身旁散落着一支钢笔和一枚硬币,而死者口袋里的钱财却不翼而飞。经辨认,死者竟是村里的村长李长江。

李长江是村里的村长,平时负责村里修桥、铺路、收水、电费等工作,还管理着附近的收费站,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村民们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位在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会以如此凄惨的方式结束生命。

1。2现场勘查:精心策划的犯罪

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到现场,法医第一时间对尸体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李长江头部遭受棍棒重击,造成开放性损伤,颈部有锐器切割的致命伤口,而且尸体还有被搬运的迹象。现场的水渠旁是农村常见的田埂路,一侧挨着水渠,另一侧全是农田和杂草,平时人迹罕至,谁也没想到这里会成为命案现场。

洪醒范是当年刑警队的技术骨干,也是该案出警的警员之一,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对当时看到的情景依然记得十分清楚。"受害人衣着完整,但是身上的钱财全部被拿走,头部、面部和颈部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势。"洪醒范还补充道,地面有拖动尸体的痕迹。

在现场勘查中,警方发现了几个关键证据:一是在现场找到的带血木棒,表面被刀削得平整光滑,显然是凶手特意处理过的作案工具;二是在离案发现场五十米左右的另一沟渠边有间小屋,小屋原本是锁着的,近期却被人撬开,屋里还有人居住过的痕迹。警方在屋内发现抽剩的烟头、木屑以及有剪断痕迹的电线。

更关键的是技术检测,发现屋内木屑与案发现场找到的带血木棒材质一致。这意味着凶手很可能曾在这间小屋里精心准备作案工具。此外,小屋主人明确表示自己不抽烟,离开时也整理好了床上棉被,如今棉被却有使用过的痕迹。

1。3初步判断:团伙作案的迹象

结合现场的种种迹象,警方判断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抢劫案,而是一起精心策划的团伙作案。毕竟,捆绑、拖拽、掩埋再加上多种致命伤,单靠一个人很难完成。此外,死者家属提到李长江出门时携带的一百多元现金消失不见,可现场除了钱财丢失,凶手还对死者进行捆绑,多次伤害手段远超普通抢劫案的粗暴。

洪醒范表示,当时他们根据有限的痕迹物证推测,现场的木屑应该是从作案工具上削下来的,而这个作案工具应该被凶手扔到了芦苇荡中。"当时,我们动员全村一起割芦苇,全部割完之后,终于找到一根棍子,经比对,确定是凶手的作案工具。"洪醒范表示,这在日后的破案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突破口。

再想想李长江的身份,他是村长,村里修桥、铺路、收水、电费都要管,旁边还有个收费站,平时难免跟人起矛盾,当时分析判断可能因矛盾或者因仇而引发的杀人案。但随着警方对其社会关系的详细调查,这些说法都被一一推翻。

二、艰难侦查: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2。1全面走访:大海捞针般的排查

案发后,富阳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侦查工作。当年没有监控技术,所有的摸排工作,都靠民警两条腿、一张嘴。杭州市公安局富阳区分局副局长王水祥回忆道,当年是他工作的第二年,刚刚加入刑侦大队,作为基层刑警,他们在案发地所在的派出所驻点了一个月。

"我当时分到50多户人家,每天早上7点不到出门,因为要趁着大家上班前进行走访,走访结束后开会、汇总,忙到凌晨一二点是家常便饭。"王水祥说,当时他们为了挖掘到更多线索,用了场景式询问、启发式询问等多种方式,但是收效甚微。

警方在走访过程中,特别注意收集关于外来人员的信息。因为有村民回忆,案发当天傍晚曾有三名操外地口音的男子在小屋附近徘徊,行为诡异,既不像寻亲访友,也不像路过。这些线索让警方将这三名陌生男子列为重点排查对象。

2。2重要线索:外地口音的陌生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走访调查中,一条有用的线索浮出水面。"当时那片有个收费站,部分村民反映,在案发前几天,看到过两三个外地口音人员在附近逗留。"洪醒范说,这条线索让整个案件的侦破方向发生转变,"既然是外地人,那就很有可能是流窜作案"。

案件有了新眉目,但与此同时,侦破难度进一步增加。富阳警方加大对外来人口的走访调查力度,但受当时侦查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一直未能查明,案件进展陷入瓶颈期,成为一桩积案,也成为富阳刑警的一个心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专案组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大家始终将这起命案记在心里,从未放弃追踪。这期间,富阳警方定期组织案情分析会,整理物证材料,研究梳理案件细节,特别是每当有新技术出现,都会再次对命案积案进行全量排查比对。

2。3物证保存:等待技术突破的一天

尽管案件陷入僵局,但警方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他们精心保存着从现场提取的各种物证,包括那根关键的木棒、烟头、木屑等,等待着技术突破的一天。洪醒范回忆说:"我们知道,只要这些物证保存完好,总有一天,科技的进步会帮助我们找到真凶。"

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富阳刑警,他们将这起案件视为自己的责任,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每年,他们都会把这些没有破的命案拿出来分析研究,看看有没有来气案件,还有侦破的条件。

三、科技助力:26年后的重大突破

3。1技术革新:DNA比对带来希望

时间到了2024年9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富阳警方再次翻开了这起尘封已久的案件档案。这一次,他们决定利用最新的DNA技术对当年保存的物证进行重新检验。

公安富阳分局刑侦大队副队长应登晓表示,他们对当年在现场提取的烟头进行了DNA分析,从中提取到了男性生物信息。随后,他们将这些信息录入全国DNA数据库进行比对,很快,一个匹配的结果出现了——一名湖南籍男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这一发现让整个专案组都为之振奋。然而,警方并没有立刻进行抓捕。"根据案发现场的行为特征,我们判断是团伙作案。"应登晓说,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们兵分两路,一组根据已有线索,前往湖南怀化、广西柳州、福建泉州等地展开调查,另一组负责抓捕已经确定的嫌疑人,并提前制定审讯方案。

3。2锁定嫌犯:千里追凶的故事

警方首先找到了嫌疑人的亲属,通过调查其外围关系网,了解他是怎么来的富阳。最后从同村人的口中得知,当时和嫌疑人一起外出的还有一名男子,但是回来时只有一个人。根据这条线索,警方迅速确定了第二名嫌疑人的身份。

2024年10月,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捉拿归案,并交代了犯罪事实。他们分别是吴广生和毛胜利,两人都是湖南怀化人。面对证据,吴广生和毛胜利最终交代了犯罪事实,他们坦言当年还伙同一名绰号"胖子"的湖南老乡共同作案。

三人因在富阳打工收入微薄萌生抢劫念头,案发当天三人从大源镇徒步四五个小时到大树下村,在小屋里准备工具制定计划,傍晚时分在水渠边等待目标。先是放过一名路过女子和一名骑摩托车男子,随后对醉酒路过的李长江下手,吴广生先用木棍击打李长江后颈未将其打晕,毛胜利情急之下用随身携带的手术刀片捅刺李长江致其死亡,三人随后捆绑尸体并拖至水渠掩埋之后分头逃离。

3。3追查"胖子":案件最后的拼图

根据两名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当年他们还有一名同伙。"对于这个同伙,他们知道的不多,只知道外号叫胖子,曾经在富阳灵桥一带生活工作过。"应登晓说,"胖子"和两名犯罪嫌疑人只是同村关系,临时合伙作案,且案发后再也没有联系过,所以掌握的信息十分有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