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4日,朝鲜发表声明"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返还机体及乘务人员"。此后,3名乘务人员及山村新治郎被允许回国。对于劫机者,朝鲜以继续进行必要的调查为由,允许他们滞留朝鲜。这标志着震惊日本的"淀号"劫机事件暂告一段落。
这9名参与劫机的"赤军派"成员是:田宫高麿、田中义三、小西隆裕、鱼本公博、吉田金太郎、冈本武、若林盛亮、赤木志郎、柴田泰弘。他们到朝鲜本来是为了说服金日成将朝鲜作为国际根据地,但到朝鲜后,据日本媒体称,他们"接受了朝鲜主体思想的洗脑,为金日成工作",后来在朝鲜结婚生子。
他们的妻子都是日本国内的"主体思想研究会"的女会员,双方先取得联络,征得她们的同意后,再让她们以出国旅游等名义秘密到朝鲜。冈本武到朝鲜后,因为在活动方针上与其他成员相对立,被作为政治犯隔离在强制收容所,后来朝鲜宣布冈本武夫妇在1988年因沙土塌方死亡,就冈本的死因日本方面曾提出异议。
七、劫机者的最终命运
参与劫机的9人中,现在还留在朝鲜的是小西隆裕、赤木志郎、鱼本公博、若林盛亮4人。他们的命运与朝鲜紧密相连,成为了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博弈的一部分。
1988年5月,使用非法手段取得护照并潜伏在日本的柴田泰弘被逮捕。2000年,田中义三被日本从海外引渡并逮捕。田宫高麿、冈本武、吉田金太郎3人已在朝鲜死亡,朝鲜宣布田宫和吉田是病死。
从2001年开始,多名原"赤军派"成员的子女、妻子先后回到日本。2004年回国的两名"赤军"成员的妻子,在下飞机后被日本警方以涉嫌违反护照法逮捕,他们回国的进程暂时中断。
由于日本将引渡"赤军"回国作为日朝关系正常化的前提之一,朝鲜中央广播2004年7月称,"赤军"成员希望能回到日本,朝鲜方面认为这是日本的内部事务,允许他们回国。2004年8月,日朝双方开始就移交尚在朝鲜的4名日本"赤军"劫机人员举行会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八、赤军派的前世今生
要理解"淀号"劫机事件,必须了解日本"赤军"组织的历史背景。1969年5月,盐见孝也、田宫高麿等激进派组成了"共产主义者同盟赤军派"。该派的议长为京都大学的盐见孝也,其"政治局成员"包括军事委员长田宫高麿等7人,中央委员24人,包括重信房子、山田孝等。此外还有普通成员400多人。这些成员主要以京都大学、立命馆大学、同志社大学的学生为中心,还包括90余名高中生。
"赤军派"的主要理论是:通过革命在日本成立作为世界革命最高司令部的党和军队,在革命后的日本和作为革命最主要敌人的美帝国主义之间进行"环太平洋革命战争"。这一理论深受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激进思想。
1969年11月5日,"赤军派"在山梨县盐山市的大菩萨山口集结,进行以袭击首相官邸为目的的军事训练,后被人揭发,包括"政治局成员"在内的53人被捕。1970年3月15日,"赤军派"议长盐见孝也亦被捕。这一系列打击让赤军派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1970年3月31日,田宫高麿等人制造了"淀号劫机事件"。经过这些事件后,赤军派的主要干部大都被捕或被通缉,"赤军派"组织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赤军派"残存下来的人员,一部分在森恒夫的带领下,与被日本共产党除名的永田洋子领导的"神奈川县常任委员会革命左派"联合,1971年12月组成了"联合赤军"。但联合赤军残酷杀害所谓的"变节者",将14名同志残酷杀害。后来,联合赤军的主力部队被日本警察发现并摧毁。被逮捕的森恒夫在拘留所中自杀,永田洋子被判处死刑。
"赤军派"的另一部分则在奥平刚士、重信房子的带领下,成立了"赤军派阿拉伯地区委员会"。他们后来一度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恐怖组织,但也在2001年4月自行宣告解散。
九、劫机背后的动机分析
那么,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日本大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走上劫机这条道路呢?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首先,这与当时的国际形势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球范围内的左翼运动风起云涌。越南战争、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都对日本的左翼青年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渴望通过革命改变世界,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
其次,日本国内的政治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当时的日本政府与美国签订了《日美安保条约》,被认为是对美国的妥协和对日本主权的出卖。1960年的安保斗争虽然规模宏大,但最终未能阻止条约的通过。这让许多左翼青年感到失望和愤怒,他们开始寻求更加激进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第三,日本赤军派的意识形态也是关键因素。他们深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认为需要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现政权。他们主张"世界革命",认为日本应该成为"世界革命的根据地",与"美帝国主义"进行环太平洋总决战。
田宫高麿等人认为,"不能只在日本国内进行革命,应该改造社会主义各国,作为日本革命的基地,也作为世界革命的国际基地。先在社会主义国家做好武装斗争的准备后,再重新登陆日本"。所以他们选择劫机飞往朝鲜。因为他们认为,朝鲜是地理距离最近的"和帝国主义有敌对关系的国家",是"敌人的敌人",是"最近的反美国家"。
此外,赤军派在日本国内的活动受到了严厉打击。1969年11月的"大菩萨岭事件"中,53名赤军派成员被捕,包括多名高层领导。1970年3月15日,赤军派议长盐见孝也被捕。这一系列打击让赤军派感到危机迫在眉睫,他们必须采取行动,否则将面临被彻底消灭的危险。
日本警方在3月15日的大规模行动中逮捕了赤军的一名高层领导,曾经发现写有"HJ"的备忘录,也就是"HiJack"劫机,但当时并没有引起日本警察的注意。这场大搜捕反而令到剩余的赤军分子感到危机迫在眉睫,决定在3月31日发起劫机行动。
十、后续
"淀号"劫机事件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劫机事件,它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加强航空安全。1970年6月,日本颁布了专门的《劫机防止法》。该法规定,暴力劫持航空器与绑架乘客,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无期徒刑。如果劫机致他人死亡,可以判处死刑。
此外,由于劫机犯使用仿制刀枪,日本在1971年通过了修改后的《枪支和刀剑取缔法》,该法案禁止拥有仿制手枪和携带仿制刀具,并规定了相应的刑事处罚。这些法律的出台,大大提高了日本航空的安全性,防止了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从更广泛的历史角度看,"淀号"劫机事件是日本激进学生运动的一个缩影。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经历了一段社会动荡的时期,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然而,这些运动最终未能实现其目标,反而导致了暴力和恐怖主义的滋生。
1972年2月的"浅间山庄事件"更是让日本社会看到了激进学生运动的极端后果。在该事件中,联合赤军成员绑架人质,与警方对峙,最终导致12名成员被私刑杀害。这一事件通过电视直播传遍日本,让民众对激进学生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左翼运动从此走向衰落。
"淀号"劫机事件的劫机者们试图通过极端手段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最终却沦为了政治博弈的棋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朝鲜度过了余生,远离家人和祖国。他们的理想和热情最终被现实击得粉碎,成为了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牺牲品。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案要案详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