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的犯罪行为很快引起了警方的注意。案发两天后,2022年12月底,警方在墨尔本CBD一所语言学校将林某逮捕。此时,距离他实施第一桩谋杀还不到48小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被捕时,林某的学生签证已经过期,这意味着他在澳大利亚的居留已经不合法。这个曾经怀揣留学梦想的年轻人,如今已沦为阶下囚,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3。2法庭上的博弈:从谋杀到过失杀人
林某最初面临的是两项谋杀罪指控,这意味着他可能面临终身监禁的严厉惩罚。然而,在2024年7月,林某与检察官达成了一项认罪协议,他承认了过失杀人罪,而谋杀罪指控被撤销。这一转变意味着林某将面临的刑期将显着减少。
在2024年10月28日的听证会上,林某承认自己与中国女子发生争吵并施以暴力。他声称:"我实施了抢劫,但我没有杀她,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这种自相矛盾的陈述,反映了他试图减轻自己罪责的心理。
对于韩国女子的死亡,林某没有在听证会上详细说明,但他的辩护律师表示,林某承认"严重摇晃"该女子。这种轻描淡写的描述,与受害者遭受的严重伤害形成了鲜明对比。
3。3最终判决:14年监禁与驱逐出境
2024年11月7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最高法院对林某案作出了最终判决。法官斯蒂芬·凯耶宣布,林某因过失杀害中国女性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因过失杀害韩国女性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其中5年刑期同时执行,总计刑期为14年。林某在服刑满9年后有资格申请假释,刑满后将被驱逐出澳大利亚。
法院在量刑时考虑了多个因素,包括林某已认罪、无前科、犯罪时年纪尚轻、拘留期间遭遇语言不通等困难,以及其刑满后将被驱逐出境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林某的判罚。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确认林某已服刑的679天(不含判决日)会从刑期中扣除。这意味着林某的实际服刑时间将少于14年。如果一切顺利,他最早可能于2031年底获释,并被遣返回中国。
四、心魔难解:凶手的心理剖析
4。1成长创伤:赌博与自卑的双重枷锁
要理解林某为何会犯下如此残忍的罪行,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的心理状态。根据法庭披露的信息,林某的成长过程充满了创伤和挫折。
从六七岁起,林某就开始接触赌博,这在他的心理上种下了一颗危险的种子。12岁时,家庭变故又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家庭投资企业的倒闭导致父母关系恶化,这使林某失去了稳定的家庭环境。同时,他因打篮球受伤后留下的跛足问题,使他在学校遭到同学的耻笑和排斥。这些经历共同导致了林某的自卑和不安全感,进一步加深了他对赌博的依赖。
林某的辩护律师斯莫伍德在法庭上表示,林某长期因跛脚被同学嘲笑,在中国时就已染上赌瘾,并且其语言能力有限,没有稳定的伴侣关系,因而在澳大利亚常依赖性工作者作为情感出口。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林某犯罪的心理背景。
4。2异国困境:孤独与成瘾的恶性循环
林某在澳大利亚的生活同样充满了挑战。虽然他持学生签证来到澳大利亚,并注册了英语语言课程,但他的语言能力仍然有限,这使他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更重要的是,林某在澳大利亚没有稳定的情感支持系统。他没有亲密的朋友,也没有固定的伴侣,这种孤独感使他更加依赖X工作者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同时,远离家乡的他,赌博成瘾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最终导致他陷入无法偿还的债务困境。
林某的亲人曾试图帮助他摆脱赌博的控制,允诺如果他停止赌博,就协助他偿还债务。短暂的控制后,林某又再度复发赌博恶习,到2022年12月时已经无法自控。正是在这种绝望的心理状态下,他才产生了抢劫X工作者的念头,并最终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4。3犯罪心理:从计划到实施的扭曲逻辑
林某的犯罪行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他向朋友透露了自己的犯罪计划,表明他在实施犯罪前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林某选择X工作者作为目标,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这些女性在社会上处于边缘地位,容易成为受害者,而且她们的死亡可能不会引起太大关注。这种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反映了他严重扭曲的价值观。
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林某表现出了极度的冷静和残忍。他能够在不到24小时内连续杀害两名女性,并且在犯罪后继续使用她们的财物,这表明他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丝毫悔意或罪恶感。这种心理状态,使他的罪行更加令人发指。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案要案详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