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纪实录 > 第123章 新加坡加冷河碎尸案(第1页)

第123章 新加坡加冷河碎尸案(第1页)

2005年6月16日,新加坡加冷河畔公园的清晨,阳光如往常一样洒在翠绿的草地上,河水静静流淌,一切看似平静如常。一位清洁工像往常一样沿着河岸清理垃圾,他的目光被一个褐色纸箱吸引。纸箱被水浸泡过,显得格外沉重。清洁工试图将其搬起,却发现箱子已经破损,里面的东西滚落在沙滩上。

当他看到那个半透明绿色塑料袋中的"肉块"时,惊恐瞬间笼罩了他的全身——那不是普通的肉类,而是人的肢体!他颤抖着拨打了报警电话,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难以置信。这个发现,揭开了新加坡近十年来最令人震惊的碎尸案的序幕。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封锁了周围800米的区域。经过初步检查,他们确认这是一名女性的下半身,从骨盆到膝盖,切口整齐,没有血迹。这表明凶手在分尸前已经仔细清洗过尸体,刀法干净利落,显示出令人胆寒的冷静和残忍。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距离第一个残尸发现地点约200米外的河岸,警方又发现了一个浸过水的红色纸箱。打开后,里面是从颈项到腰部的上半身,同样被包裹在绿色塑料袋中,同样没有头颅。这两部分尸体被拼合后,法医确定属于同一人,但缺少了头颅和双脚。

一、身份确认:长春女孩刘红梅

面对这起恶性案件,警方首要任务是确认死者身份。由于缺少头颅,无法通过面部识别,指纹成为关键线索。经过6个小时的比对,警方终于锁定了死者身份——22岁的中国籍女子刘红梅,来自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大屯镇。

刘红梅于2002年11月通过中介来到新加坡,与一家电子公司签订了两年的工作合同。她的工资待遇不错,因此在2003年6月,她邀请姐姐刘红伟一同前来新加坡打工,两姐妹共同租住在一处公寓。

据认识她的人描述,刘红梅性格开朗,工作勤奋,总是面带微笑,对每个人都很友好。她个子娇小,皮肤白皙,身高约1。5米,在工厂里是个引人注目的女孩。

然而,她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在新加坡的工作期间,刘红梅与她的上司梁少初建立了一段不寻常的关系。这一关系成为了她命运转折的关键,也为这起悲剧埋下了伏笔。

二、嫌疑人浮现:50岁的已婚上司

随着调查的深入,刘红梅的社交圈逐渐清晰。警方发现,22岁的刘红梅与50岁的已婚上司梁少初有着密切关系。梁少初是新加坡本地人,已婚,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儿子已经24岁,比刘红梅还大两岁。

两人的关系早在2004年就引起了同事的注意。有一次,梁少初在办公室里从后面拥抱并亲吻刘红梅,这一幕被同事撞见并报告给了上级。2004年9月27日,公司发出了一份正式的警告信,指出"主管与操作员之间的亲吻和拥抱"行为是"不可原谅的"。

刘红梅承认了错误,但梁少初却辩称这只是因为当天是刘红梅的生日,并没有其他意思。然而,公司内部的流言已经传开,人们开始怀疑刘红梅的快速晋升是否与这段关系有关。据同事反映,刘红梅在短短两年内连升几级,这在公司里引起了不少议论。

警方迅速将梁少初列为重点嫌疑人,并前往他的住所进行调查。在梁少初的家中,警方发现了一些关键证据:一摞中文报纸、一捆绿色塑料袋、一卷封口胶带、一个橡胶锤和一把豁口的菜刀。这些物品与包装尸体的材料高度相似,进一步证实了梁少初的嫌疑。

更重要的是,在梁少初家的浴室里,警方发现了一滴直径约2毫米的血迹。经过DNA比对,这滴血正是刘红梅的。面对这些证据,梁少初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承认了自己杀害刘红梅的事实。

三、残忍分尸:七段尸块与三吨垃圾

在审讯中,梁少初供认了他的犯罪过程。2005年6月15日,他将刘红梅约至家中,趁家人外出之际将其勒死。随后,他用菜刀和木槌将尸体肢解成至少七段:头颅、上半身、下半身、双腿和双脚。

肢解完成后,梁少初仔细清洗了尸体和塑料袋、纸箱,确保没有留下血迹。他将尸块分别装入不同的袋子和纸箱,然后分几次通过公共交通工具丢弃。他先骑自行车往东,将刘红梅的衣物、鞋子和双脚丢弃在各处的垃圾桶中。接着搭车到河边丢弃上半身和下半身,就是之前被发现的那两个箱子。刘红梅的头颅则被扔进了河边的垃圾桶。

然而,梁少初没有想到的是,他丢弃的尸块并没有全部沉入河中。由于加冷河连接着新加坡海峡,每天有数百艘船只进出,警方最初怀疑这起碎尸案可能发生在船上,凶手在杀人后将尸块扔进海里,然后漂流到了加冷河畔公园。

为了找到刘红梅的头颅和双脚,警方展开了艰难的搜寻。根据梁少初的供词,这些尸块被丢弃在新加坡河中。然而,清洁人员每隔两天就会开着清洁船收集河里的垃圾,并将其运往焚化厂集中焚烧。如果不能及时找到,这些关键证据可能会被销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警方迅速联系了负责清理河道垃圾的公司,得知在过去三天内从新加坡河打捞上来的垃圾已经被送往单垃圾焚烧厂。于是,他们立即组织了一个由三十名特种作战部队成员组成的队伍前往垃圾焚烧厂寻找剩余的组织部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