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纪实录 > 第136章 洛克比空难事件(第2页)

第136章 洛克比空难事件(第2页)

面对美英两国的指控和联合国的制裁,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表现出了强硬的抵抗态度。他坚决否认利比亚与洛克比空难有关,并指责这是西方国家的政治阴谋。

卡扎菲的理由似乎很充分: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仅凭间接证据就认定利比亚政府是幕后黑手,这是不公平的。他质疑调查过程的公正性,并指出美英两国可能有政治动机将这起事件归咎于利比亚。

卡扎菲认为,美国在1986年4月15日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班加西进行了空袭,造成包括他养女在内的15人死亡,这是对利比亚的侵略行为。他曾公开表示要对美国进行报复,但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他策划了洛克比空难。

卡扎菲的抵抗立场得到了一些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支持。阿拉伯联盟和非洲统一组织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两名嫌疑人进行公开审判,并要求取消对利比亚的制裁。

然而,国际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制裁使利比亚经济陷入困境,石油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国家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利比亚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社会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卡扎菲开始寻求妥协的途径。1998年,美、英和荷兰同意在荷兰按苏格兰法律对两名被告进行审理。这一安排既照顾了利比亚的要求,即不在英美本土审判,又满足了美英的诉求,即由苏格兰法庭按照苏格兰法律进行审理。

1999年4月5日,在联合国的安排下,迈格拉希和费希迈被移交给联合国代表,并前往设在荷兰宰斯特营的苏格兰法庭受审。联合国同时宣布从即日起暂停对利比亚的制裁。

这一移交行动标志着长达11年的国际争端终于进入了司法程序。然而,审判结果将如何,是否能给遇难者家属一个满意的答复,仍有待观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世纪审判:荷兰海牙的苏格兰法庭

2000年5月3日,洛克比空难案在荷兰海牙郊区的宰斯特营正式开庭审理。这个特殊的法庭由苏格兰法官主持,适用苏格兰法律,是历史上第一次在苏格兰境外设立的苏格兰法庭。

审判由三名苏格兰高等法院法官组成的合议庭进行,没有陪审团,这是应利比亚方面的要求作出的安排。两名被告迈格拉希和费希列均表示不认罪,并在特别辩护声明中说:"你们告错人了!"他们声称是其他恐怖主义团体在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上放置了炸弹,这起事件与他们无关。

控方指控利比亚驻马耳他情报人员迈格拉希和费希列,阴谋在由伦敦飞往纽约的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上放置炸弹,导致该航班于1988年12月21日在飞经苏格兰洛克比镇上空时发生爆炸,造成270人丧生。

控方提出的主要证据包括:

1。马耳他"玛丽屋"服装店老板东尼·高斯的证词,他指认迈格拉希就是购买婴儿连衫裤和雨伞的利比亚人。

2。瑞士美宝电器公司老板的证词,证明他们曾向利比亚出售过20个MST-13型定时器,与在现场发现的电路板属于同一种型号。

3。马耳他机场工作人员的证词,证明费希列利用职务之便帮助迈格拉希将炸弹带上飞机。

4。一些间接证据,如被告在案发前后的行踪、使用假护照等行为。

然而,辩方对这些证据提出了质疑。他们指出,高斯的证词存在不一致之处,而且他是在案发两年后才指认迈格拉希的,可靠性值得怀疑。关于定时器,辩方认为虽然美宝公司向利比亚出售过20个MST-13型定时器,但该公司还向全球其他客户出售了数万个同样的产品,无法证明现场发现的电路板就是利比亚购买的那些。

更重要的是,辩方提出了其他可能的嫌疑人,包括巴勒斯坦恐怖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PFLP-GC),该组织在空难发生前曾在法兰克福活动,并使用过类似的炸弹装置。

经过长达21个月的审理,2001年1月31日,法庭终于作出了判决。结果出人意料:迈格拉希被判谋杀罪名成立,判处无期徒刑,建议至少服刑20年;而费希列则被无罪释放,当庭获释返回利比亚。

法庭认为,控方未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费希列直接参与了炸弹的放置,但有足够证据证明迈格拉希在马耳他购买了相关物品,并将炸弹带上了飞机。

这一判决结果引起了广泛争议。许多人认为,两名被告被指控同一罪名,却得到截然不同的判决,这在逻辑上难以理解。一些人认为,这只是漫长司法过程的开始,真相仍未大白。

迈格拉希坚称自己是无辜的,他的支持者视他为"第271个洛克比受害人"。而费希列在获释后表示,这一判决证明了利比亚的立场是正确的,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指控是没有根据的。

六、真相疑云:案件背后的未解之谜

尽管法庭作出了判决,但洛克比空难案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争议。

首先,关键证据的可靠性受到质疑。例如,马耳他服装店老板东尼·高斯的证词是控方的重要证据,但有报道称,他的证词存在不一致之处,而且他是在案发两年后才指认迈格拉希的。更令人怀疑的是,高斯在作证后获得了英国政府的经济补偿,并被秘密转移到了澳大利亚。

其次,关于炸弹定时器的证据也存在疑问。瑞士美宝电器公司老板最初拒绝指认现场发现的电路板属于利比亚购买的那批定时器,但后来改变了证词。有报道称,美国FBI曾向该公司老板开出400万美元的报价,希望他作证说电路板属于利比亚购买的定时器。

第三,一些专家对爆炸现场发现的电路板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如果这真的是炸弹定时器的一部分,在爆炸过程中应该已经被完全摧毁,不可能留下可辨认的碎片。苏格兰的物理学家们曾对塑胶炸弹做过爆炸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后只会产生超高温气体,不会留下任何固体残骸。

第四,关于幕后主使的猜测从未停止。一些人认为,真正的幕后黑手是伊朗,而非利比亚。2014年,一名前伊朗情报部门叛逃官员向英国《每日电讯报》透露,洛克比空难的幕后策划者实为伊朗,爆炸由一个叙利亚恐怖组织实施。这名叛逃官员称,美国泛美航空103号航班的爆炸是伊朗对美国海军击落伊朗民用客机的报复行为,由伊朗时任最高领袖哈眉馁伊亲自指挥。

此外,还有人认为,洛克比空难可能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秘密行动有关。有报道称,在空难发生前,美国大使馆曾收到警告,但未向公众发布,而美国政府内部人员则被建议不要乘坐泛美航空的航班。

最令人困惑的是,美国政府在调查过程中的一些行为。据报道,在空难发生后,美国CIA特工比英国警察更早到达现场,抢先封锁关键区域,并优先寻找某些特定物品。一些关键证据离奇消失,港务记录、货物运输航线的记载原件被替换成模糊的复印件,时间也对不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