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纪实在线阅读 > 第145章 湖北阳新22年命案积案(第2页)

第145章 湖北阳新22年命案积案(第2页)

虽然郭某"人间蒸发",但阳新县公安局从未放弃对这起案件的调查。20多年来,该局将该案作为侦办的重点,一代又一代的侦查员从未放弃。他们秉承"命案必破、积案必清、潜逃必追"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反复排摸,一遍又一遍筛查证据,捕捉可疑线索,搜寻蛛丝马迹。

然而,受限于当时的追捕线索和侦查手段等条件,案件陷入了僵局。但阳新警方始终没有放弃,他们坚信只要郭某还活在世上,就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命案积案攻坚行动。阳新县公安局在省公安厅和黄石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对这起积压了22年的命案进行了重新梳理。阳新县副县长、公安局长兰山表示:"命案必破是使命,如果嫌疑人还活在世上,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随后,该局副局长陈晓明带队集中优势警力成立专班,开展深入调查和缉捕工作。专班人员从有限的信息入手,多次对案件线索分析研判,反复梳理排查,拓展了线索来源。

4月26日,在湖北省公安厅、黄石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案件的侦办工作终于迎来重大转机。根据前期深度分析研判获取的重要线索,警方初步锁定郭某疑似潜藏在广东省汕头市。

阳新县公安局立即统筹协调相关警种部门同步上案,副局长陈晓明靠前指挥,组织专班人员驱车奔赴千里之外的汕头。

4月27日上午9时许,在汕头市龙湖公安分局的协助下,办案民警在当地一处海堤边发现了正在抽着闷烟的郭某。当民警出现在他面前时,郭某长叹一口气,说道:"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脸上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表情。

这个潜逃了22年的犯罪嫌疑人,终于落入法网。

五、22年后的终局

郭某被抓获后,很快就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详细交代了22年前的作案动机和过程,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深深的懊悔。

在审讯过程中,郭某透露,他在逃亡期间曾多次想过投案自首,但每次都因为害怕失去现有的生活而放弃。他说:"长年潜逃在外,不敢返乡探亲,不敢抬头做人,我曾一度想到过投案自首,而面对眼前虽不安但自由的生活,仍然心存侥幸,宽慰自己等小儿子长大成人后再说,不成想,这一天还是来了……"

郭某被抓获后,阳新警方立即安排他指认现场。当他再次回到案发现场时,看到李女士年迈的父亲卧病在床,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说:"对不起啊,害了你一家人……"

郭某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十分震惊。22年的逃亡生涯,似乎并没有磨灭他内心的良知和愧疚。

据郭某交代,案发后他逃进深山,在山里躲了几天,后来听说自己杀死了婴儿,更加害怕,于是决定南下逃亡。他一路乞讨,最终来到了汕头,在那里隐姓埋名,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汕头,郭某虽然表面上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但内心的恐惧和愧疚却从未消失。他说,这些年来,他无数次从噩梦中惊醒,不知道老家的儿子长成什么样子,也无脸面对自己的家人。

"冲动是魔鬼。我知道血债总有一天要还的,迟早有这一天,早一天抓住我,我早一天解脱。"郭某在接受审讯时说。

4月28日深夜12时,阳新警方专班人员从汕头市将郭某押解回阳新。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六、法律的裁决

郭某被押解回阳新后,阳新县公安局立即对他进行了详细的审讯,并整理了相关证据。根据郭某的供述和现场勘查的证据,警方确认了郭某的犯罪事实。

随后,案件被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经过审查,认为郭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且情节恶劣,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等待审判的过程中,郭某表现出了深深的悔意。他在看守所里多次表示,希望能够得到受害者家属的原谅,并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

然而,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22年的等待和痛苦是无法弥补的。李女士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她的身体和心灵都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她的脸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疤,而她的孩子则永远失去了生命。

李女士的丈夫也因为无法接受妻子的容貌变化而与她离婚,李女士因此失去了家庭和孩子。这一切的悲剧,都源于郭某的一时冲动。

据了解,在郭某逃亡期间,他的亲生儿子由亲戚抚养长大。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而郭某在汕头与刘女士生育的儿子,也将面临父亲是杀人犯的事实,这对他的成长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等待郭某的,将是法律的公正裁决。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案要案详情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