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纪实全集讲故事 > 第121章 红山文明盗墓第一案(第1页)

第121章 红山文明盗墓第一案(第1页)

一、神秘黑影:牛河梁遗址的异常活动

2014年6月下旬,辽宁省朝阳市民警在例行巡逻时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外围出现了新鲜的探挖痕迹。这片被称为"东方文明新曙光"的区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怎么会有不明痕迹?警方立即警觉起来,初步判断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外围区域可能被盗掘了。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金字塔"式建筑。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西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农业文明,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这片遗址是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亨觉达罗古文明相比的世界性发现,保护价值极高。

警方迅速组织相关部门专业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展开秘密布控侦查。经验丰富的警察很快注意到一个不同寻常的人:此人戴着眼镜,衣着整洁,看上去十分儒雅,好像大学教授一般,但他却经常一连多日往山上跑,一呆就是一天,不像是爱好爬山,反而像在"踩点"。

这个神秘人物引起了警方的高度关注。专案组通过数月的缜密侦查,发现这是一个涉及10余个盗掘团伙,100余名涉案人员的全国最庞大的盗墓组织。这些团伙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从依靠传统的风水星象知识判断,逐渐向利用高科技工具发展,盗掘手段日趋智能化、专业化。

2014年11月26日,公安部将此案确定为公安部督办案件,组织辽宁、内蒙、山西等多个省市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这起案件后来被称为"11·26朝阳市特大盗墓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盗墓案。

二、关外第一高手:姚玉忠的盗墓传奇

2。1贫寒少年的"考古"之路

这起惊天大案的核心人物是姚玉忠,一个1962年11月26日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新房村的农民,小学文化程度。姚玉忠的父亲是当地的篾匠,以编竹筐、竹席养家糊口。姚家有7个儿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据姚玉忠的大哥回忆:"我们兄弟几个都是吃高粱面长大的"。

姚玉忠排行老三,从出生起就没吃过一口奶,记事之后,家里也没出现过几次白面,整天都是吃野菜窝窝头,因而他人也生得十分瘦小。这种贫困的童年经历,让姚玉忠对物质财富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

尽管家庭条件艰苦,姚玉忠却从小喜欢读书。他虽然小学毕业便辍学回家,但在干活之余总是随身带着一本书,有时候是《易经》,有时候是《葬经》《水龙经》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中的风水地理学知识,为他日后的"盗墓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

姚玉忠喜欢去有名的博物馆和墓葬群"实地考察",结合书本研究墓穴埋葬方法。他还会根据考古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对古墓进行搜索定位,能够根据星象、地形和地图准确找到古墓墓室的位置。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使他在盗墓界逐渐崭露头角。

2。2"扎子"与"观星":独创的盗墓技术

姚玉忠在长期的盗墓实践中,发明了一种专业的盗墓工具——"扎子"。这个工具是几节钢筋拼接而成,平时可以拆开装进包里,行动的时候拼接起来长达两三米。每次他选定好位置后,把扎子插进地底下,然后拔出来观察钢筋上的泥土变化情况,据此就能判断出下面有没有墓穴,而通过观察附近的山形水势可以看出这个墓穴主人的身份高低,以此判断里面有多少宝物。

2014年秋,警方实验数据显示,这种自制工具在红山文化层辨识准确率达91%。普通洛阳铲需要挖凿一小时,他的"扎子"插入土层十厘米,观察带出的土色变化就能定位墓室。这种工具的效果甚至让专业考古人员都感到惊讶。

除了"扎子",姚玉忠还有一项独特的本领——"观星"。他会看天象,能根据星斗的位置、手中的罗盘在方圆百里内确定一块墓穴的位置。姚玉忠的团伙遵循"月晕而风,础润则雨"的古谚,只在特定天象下行动。有次他指着东北方低垂的星宿对同伙说:"云气聚而不散,下面埋着三座积石冢。"后来挖掘证实,那里确有距今5500年的祭祀坑。

这种将《易经》星象与现代地质结合的手法,连考古专家都暗自心惊。姚玉忠凭借这些独特的本领,在盗墓界被称为"祖师爷"、"关外第一高手"。

2。3组织严密的盗墓帝国

随着名气大增,姚玉忠组建了自己的盗墓团伙。他的团伙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后来的庞大网络。姚玉忠在团伙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负责寻找墓穴位置、制定行动计划、分配任务和处理赃物。

姚玉忠的盗墓团队堪称中国最猖獗的盗墓团伙。仅在2012年到2014年这两年间,他带领团伙四处"寻宝",作案频率惊人,共实施盗掘27次,平均每个月都要"光顾"一处遗址。姚玉忠纠集他人盗掘的地点共18处,其中16处为红山文化时期积石冢,涉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牛梁河遗址第十五地点、第四地点、第七地点;凌源市红山街道办事处下辖村;朝阳市龙城区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作案手段上,姚玉忠犯罪团伙从依靠传统的风水星象知识判断,逐渐向利用高科技工具发展。辽宁朝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六大队大队长邢军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姚玉忠盗墓团伙利用微波探测仪对古墓进行探测,探测以后将数据导入电脑里,就可以呈现出古墓葬和古文化遗址的立体形象,古墓葬和古文化遗址的内部结构、物品就能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除了借助现代化的工具之外,在行动之前他们还会根据考古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对古墓进行搜索定位,所以其盗掘行为成功率相当高。这种将传统知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使姚玉忠的团伙在盗墓界独树一帜。

三、高科技与反侦察:盗墓与护宝的较量

3。1盗墓技术的"现代化"

姚玉忠的盗墓技术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早期,他主要依靠自己所学的风水知识和自制的"扎子"工具寻找墓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引入高科技手段,使盗墓行为更加精准和高效。

姚玉忠的团队配备了先进的微波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对古墓进行探测,将数据导入电脑后,就能呈现出古墓葬和古文化遗址的立体形象,内部结构和物品都能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这种技术手段让盗墓者能够像考古学家一样"看到"地下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盗掘的成功率。

此外,姚玉忠的团队还使用三维成像仪等高科技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确定墓葬的位置和结构。每个下线团伙配备改装的三维成像仪,勘测数据通过加密SD卡传递。2013年警方监控发现,其成员会伪装成赌客在洗浴中心接头,用德州扑克筹码传递目标坐标。

姚玉忠还与时俱进,利用卫星地图和现代地质知识辅助判断。当警方冲进天义宾馆503房时,床头柜的烟灰缸还冒着火星,姚玉忠眼镜歪斜地挂在鼻梁上,身旁散落着标注骊山地形的卫星地图。这个小学辍学的篾匠之子,此时不像穷途末路的罪犯,倒像被揭穿戏法的魔术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