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浮尸
1994年4月11日清晨,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吕冲村村民程爱平像往常一样送孩子上学。经过村外堰塘时,他不经意间瞥见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奇怪的物体。程爱平走近一看,惊恐地发现那是一具高度腐烂的女尸。他的尖叫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村民们纷纷赶来围观,现场一片混乱。
接到报案后,京山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迅速赶到现场。法医初步鉴定显示,死者为女性,年龄在30岁左右,身高约1。55米,死亡时间大约两个月。由于尸体高度腐败,面部已经无法辨认,警方只能通过体型和衣着特征来寻找线索。
当天下午,警方联系了附近失踪人员的家属前来辨认尸体。张在玉的哥哥被通知到现场。他仔细观察了尸体的身高、胖瘦和头发扎法,觉得与妹妹有几分相似。尽管尸体已经面目全非,但张在玉的哥哥还是认为死者可能是自己的妹妹。
随后,警方走访了张在玉的母亲,她提供了女儿的一些身体特征。当听说尸体腰部有一道剖腹产疤痕时,张母悲痛欲绝,认定这就是自己失踪三个月的女儿张在玉。就这样,这具无名女尸被初步认定为张在玉,而她的丈夫佘祥林也因此被卷入了一场可怕的风波之中。
二、失踪的妻子
佘祥林,1966年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尽管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他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中学毕业后,佘祥林没能考上大学,但他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积极寻找出路。后来,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踏实的为人,他成为了当地派出所的一名治安巡逻员。
1986年,经人介绍,佘祥林结识了张在玉,两人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起初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不久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浮现。张在玉患有精神疾病,情绪时常不稳定,这给他们的婚姻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1994年1月2日,佘祥林与张在玉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据佘祥林后来回忆,这次争吵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激烈。张在玉指责他与别的女子有不正当关系,情绪非常激动。第二天早上,佘祥林发现妻子不见了。他起初以为张在玉又像往常一样回了娘家,但当他赶到张在玉娘家时,却得知她根本没有回来。
佘祥林意识到事情不妙,立即发动亲朋好友四处寻找,并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然而,尽管大家努力搜寻,张在玉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毫无踪迹。张在玉的家人开始怀疑佘祥林,认为是他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对于这些怀疑,佘祥林矢口否认,称自己根本没有背叛过婚姻,张在玉所说的那些事情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三、沦为杀妻嫌犯
在张在玉失踪近三个月后,堰塘中发现的女尸被认定为张在玉,这让佘祥林瞬间从报案者变成了重大嫌疑人。1994年4月11日深夜,佘祥林被带到了一家宾馆,京山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告诉他,说他妻子张在玉已经找到,但已经死亡,属于他杀,要他接受审查。
佘祥林提出要去见妻子最后一面,但这个简单的请求却被无情拒绝。面对警方的询问,佘祥林坚决否认自己杀了张在玉。然而,他的辩解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在接下来的10天11夜里,佘祥林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审讯室里灯光惨白,佘祥林面对的是一轮又一轮的逼问。他被剥夺了睡眠和水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让他不堪重负。据他后来回忆,审讯人员的打骂威胁,如同噩梦般笼罩着他。他们用警棍抽打他的后背,用脚踢他的腹部,还将他的头摁进装满水的脸盆里,让他几乎窒息。他的每一次辩解都被无情驳回,换来的是更残酷的折磨。
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境中,佘祥林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只能按照审讯人员的诱导,承认了自己从未犯下的杀妻罪行。他供述了四种截然不同的作案方式,三种作案工具,甚至照着指导员画的行走路线图描摹,把作案工具随意说成石头,指认现场也是随便找个地方。这份屈打成招的口供,成为了定案的关键证据,将他一步步推向了深渊。
四、死刑判决
1994年8月,佘祥林被提起公诉。1994年10月13日,荆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佘祥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判决如晴天霹雳,让佘祥林及其家人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佘祥林的家人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判决。他的母亲杨武香,这位坚毅的农村妇女,坚信儿子是无辜的。她四处奔走为儿子申诉,一家一家地拜访律师,寻求法律帮助;一趟一趟地前往相关部门,递交申诉材料。然而她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回应,反而被指责为扰乱秩序,被关押了9个月。
佘祥林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了上诉。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了案件中的诸多疑点,尤其是在证据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法院认为,仅凭张在玉家人的指认和佘祥林的口供,不足以认定佘祥林有罪。此外,法院还注意到,张在玉的家人曾提出进行DNA检测,但警方以没有办案经费为由,要求张家自己出两万元做亲子鉴定,而这笔费用对于张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他们只好默认张在玉已经死亡的事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由于存在这些疑点,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案件发回重审。然而,重审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1995年,佘祥林再次被判处死刑,但又因证据不足被高院驳回。案件陷入了"侦查-上诉-证据不足-继续侦查"的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