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魔的终结:死刑执行令下达
2015年2月,随着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裁定下达,马守庆被押赴刑场。这个把37条人命当生意做的恶魔,直到枪决前最后一刻还在算计,他反复问法警:"要是现在有人出钱能不能买我这条命?"
这个问题背后,暴露的是他将生命视为商品的一贯思维。从2006年到2008年,短短两年间,马守庆组织的犯罪团伙疯狂作案27起,参与拐卖婴儿37人,其中1名女婴在从云南到连云港的运输途中死亡。
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马守庆或许不会想到,自己精心构建的"婴儿贩卖帝国"会以这样的方式崩塌。这个将婴儿当作商品,灌服安眠药,用塑料袋、行李箱盛装运输的恶魔,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二、罪恶的开端:云南"婴儿收购站"
2。1精心设计的犯罪网络
2006年初,云南省元江县的一些偏远山村里,出现了几个神秘的外来人。为首的是一个40多岁的男子,名叫马守庆。他们进村后,专门寻找刚生完孩子的贫困家庭,声称可以帮孩子找个好人家,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马守庆精心构建了一个严密的犯罪网络。他坐镇云南指挥,侯会华、侯树芬、师江芬、师小丽等人负责在当地搜罗婴儿,宋玉红则带着马仔负责开车运输,山东临沂还有专门的接货人。
这个犯罪网络的运作模式令人触目惊心。他们甚至搞起了"会员制",老客户买孩子能打九折,介绍新客户还能"送奶粉"。马守庆将整个拐卖过程产业化,形成了一条从云南到江苏、山东等地的完整"产业链"。
2。2廉价的生命:800-3000元的交易
马守庆团伙的"收购价"在800到3000元不等,视婴儿的性别、健康状况而定。在当时的云南贫困山区,这笔钱对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来说,可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们说江苏有钱人家里没孩子,会给娃买进口奶粉,送孩子上贵族学校。"一个刚当爸爸的村民后来在法庭上哭诉道。
马守庆团伙利用这些贫困家庭的困境和对孩子未来的担忧,诱使他们将亲生骨肉拱手相让。而这些可怜的婴儿,一旦落入人贩子手中,就开始了他们悲惨的命运。
三、黑色运输线:从云南到江苏的死亡之旅
3。1令人发指的运输手段
马守庆发明了一套"高效"但极其残忍的运输流程。为了防止婴儿哭闹暴露目标,他们会给婴儿灌服安眠药;为了便于携带,他们将婴儿放入塑料袋中,然后再装进普通的行李箱里运输。
"他们视孩子为商品,灌服安眠药,用塑料袋、行李箱盛装运输,导致多名婴儿窒息伤残或者死亡。"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多起拐卖儿童案件中,对马守庆团伙的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谴责。
这些婴儿被当作普通货物一样对待,完全没有基本的生命保障。马守庆团伙成员在运输过程中很少检查婴儿的状况,他们只关心"货物"是否安全到达目的地,能否顺利卖出好价钱。
3。2行李箱中的小生命:女婴之死
2007年的一天,在从云南到连云港的长途运输中,一个女婴因为被长时间挤压在行李箱底部,窒息而死。当马守庆的手下打开行李箱时,发现这个女婴已经浑身青紫,没有了呼吸。
更令人愤怒的是,马守庆团伙对这样的死亡事件毫不在意。"遇到生病啼哭的孩子,他们直接扔在荒郊野外,"知情人士透露,"警方后来在国道边的水沟里找到过被野狗啃食的婴儿残骸。"
这些婴儿在马守庆等人眼中,不是鲜活的生命,而是可以带来巨额利润的商品。他们的生死,对这些人贩子来说无关紧要。
四、罪恶帝国的崩塌:连云港警方的关键拦截
4。1高速公路上的拦截
2008年冬天,连云港警方在追踪一个失踪婴儿案件时,获得了一条重要线索:一辆可疑的面包车可能正在将一批婴儿运往山东。警方迅速行动,在高速公路收费站设卡拦截。
当警方拦下这辆面包车进行检查时,眼前的景象令所有人震惊:车内竟然装着5个婴儿,年龄都在几个月到一岁之间。这些婴儿被装在简易的纸箱和袋子里,有的已经陷入昏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