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纪实全集讲故事 > 第181章 套路贷致九人自杀案(第1页)

第181章 套路贷致九人自杀案(第1页)

一、黑暗降临:一个普通夜晚的致命选择

2020年4月14日,隆昌市的夜已经深了,28岁的刘某坐在自家客厅里,双手抱着头,手机屏幕在茶几上闪烁不停。屏幕上不断弹出的催款短信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刺得他心脏生疼。妻子在一旁默默流泪,怀里抱着熟睡的孩子。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平静的夜晚,但此刻,这个家庭却笼罩在一片绝望的阴影中。

刘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仅仅是为了生意上周转资金,在一款名叫"招财*"的小额贷款超市中看到"融*贷"小额贷款APP后,先后借款4次共1。1万元,最终却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债务陷阱。更让他崩溃的是,实际到账的金额只有7500元,而借款期满7天或14天,他还被要求偿还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催款电话了。自从上个月未能按时还款后,刘某和妻子就不断收到各种不堪入耳的辱骂和威胁。那些催收人员似乎掌握了他所有的社交关系,不仅给他打电话,还联系了他的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更让他感到屈辱的是,他们还将他的头像PS到银会图片上,发送给他的亲友,让他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来报警。"第二天,刘某和妻子来到隆昌市公安局,向民警讲述了他们的遭遇。接待他们的民警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而是一起典型的"714高炮"(期限为7天或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套路贷案件。

二、暗流涌动:一个电话背后的庞大犯罪网络

隆昌市公安局迅速组织警力对刘某的案件展开初步调查。通过分析刘某提供的线索,民警发现有一伙人长期在网上通过"融贷金萝恒**贷"等10余个APP,以"低利息、无抵押、借款快"为诱饵进行网络贷款。这些APP表面上看起来是正规的金融服务平台,实际上却隐藏着精心设计的陷阱。

调查发现,这些APP背后的运营者通过设置极短的还款期限、恶意垒高"债务"制造违约,对逾期未还款的贷款人及其亲友打电话银会辱骂、发送PS银会图片、PS灵堂图片等"软暴力"手段进行滋扰催收,迫使贷款人归还高额利息、违约金等费用。更令人担忧的是,受害人多达数万,甚至有受害人因不堪其辱出现精神抑郁、自杀自残等行为。

2020年4月15日,隆昌市公安局正式立案侦查此案,并向上级公安机关汇报。同年11月,四川省公安厅、检察院对此案进行双挂牌督办,表明了对此类犯罪的高度重视。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逐渐揭开了这个犯罪组织的神秘面纱。该组织并未取得银保监局合法手续,却以公司化模式非法运作,有12名固定组织成员、130多名员工,分工明确。为防止犯罪信息泄露,他们还在办公室安装了隔音墙,门上设置有指纹锁,部门之间严禁串门。

这个犯罪组织通过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利用短信、网络链接推送APP软件,虚假宣传推广,以"714高炮"的套路方式诱骗借款人。侦查发现,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该组织利用"借*宝"等平台和"恒**贷"等APP,累计向全国31省市的7。4万余名受害人实施"套路贷"诈骗,涉案金额高达3。6亿元,非法获利上亿元。

三、黑色产业链:精心设计的"套路"陷阱

这个犯罪组织的运作模式堪称精密。他们首先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精准营销。当潜在的"猎物"出现时,他们会以各种诱人的条件吸引其下载APP并借款。

3。1第一步:制造民间借贷假象

犯罪嫌疑人往往以"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名义对外宣传,以低息、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被害人借款。继而以"保证金行规"等虚假理由诱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

在刘某的案例中,他被告知借款1。1万元,但实际到账金额只有7500元,这种"砍头息"的做法是套路贷常见的手法之一。所谓"砍头息",就是在借款时先扣除利息、手续费、保证金等各种名目的费用,使得借款人实际到手的金额远低于合同约定的借款金额。

3。2第二步:制造资金走账流水等虚假给付事实

犯罪嫌疑人按照虚高的"借贷"协议金额将资金转入被害人账户,制造已将全部借款交付被害人的银行流水痕迹,随后便采取各种手段将其中全部或者部分资金收回,被害人实际上并未取得或者完全取得"借贷"协议、银行流水上显示的钱款。

这种做法使得犯罪嫌疑人在表面上看起来是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了借款,但实际上却通过各种方式将资金收回,从而制造出虚假的债权债务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刘某明明只拿到了7500元,却被要求偿还1。1万元的原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3第三步:故意制造违约或者肆意认定违约

犯罪嫌疑人往往会以设置违约陷阱、制造还款障碍等方式,故意造成被害人违约,或者通过肆意认定违约,强行要求被害人偿还虚假债务。

在刘某的案例中,他按照约定的时间还款时,却发现还款通道突然关闭,或者系统出现故障,导致他无法按时还款。当他第二天终于成功还款时,却被告知已经逾期,需要支付高额的违约金。这种故意制造违约的手法,是套路贷犯罪中常见的一环。

3。4第四步:恶意垒高借款金额

当被害人无力偿还时,犯罪嫌疑人会安排其所属公司或者指定的关联公司、关联人员为被害人偿还"借款",继而与被害人签订金额更大的虚高"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通过这种"转单平账以贷还贷"的方式不断垒高"债务"。

刘某在无力偿还第一笔借款后,被诱导借了第二笔、第三笔,每一次借款的金额都比前一次更高,最终形成了一个他无法承受的债务雪球。累计偿还1。13万元后,仍被告知还欠款5000余元,这让他感到绝望。

3。5第五步:软硬兼施"索债"

在被害人未偿还虚高"借款"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特定关系人索取"债务"。

刘某的遭遇正是这一步骤的典型体现。当他无法偿还虚高的债务时,犯罪组织通过电话、短信轰炸,致使其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对他及亲友进行精神摧残,采用恶毒辱骂、肆意滋扰恐吓或发送拼接银会影像等方式进行催收。这些"软暴力"手段虽然不像传统暴力那样直接造成身体伤害,但却对被害人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甚至导致多人出现精神抑郁、自杀自残等行为。

四、无声的绝望:九名年轻生命的凋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