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日,马来西亚政府面向MH370失联者家属和媒体公布了最终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共有822页,详细记录了调查的全过程和结果。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此前曾表示:"调查人员记录下的每一个字都会被收录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会确保报告的透明度,它将被完整地提交,不经任何编辑,没有添加或删除。"
报告显示,调查人员无法确定MH370航班失联的真正原因。调查小组负责人、马来西亚民航局前总监郭师传(KokSooChon)在发布会上表示,调查人员的结论是,MH370偏离了其路径,这并不仅仅是系统异常的结果,飞机调转方向向回飞行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在回转之前,与空中管制缺乏联络,可能代表系统被手动关闭,但这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报告还指出,飞行员和副驾驶休息得很好,没有经济压力,也没有任何面临焦虑或者压力的证据。调查人员与电信服务提供商进行了交谈,确认在失联的早晨确实有一个"热量信号"出现,但这个"热量信号"只是表明手机开机,而并无电话出入。此外,调查人员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支持MH370被"遥控接管"的理论,波音公司也确认他们没有有关任何商用飞机使用这种技术的信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后,调查人员还认为,在飞机失联时,空中交通管制员未能启动各种可用的紧急手段,导致搜救行动启动延迟。这一批评直指马来西亚航空管理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也解释了为何搜救行动在飞机失联后数小时才正式启动。
3。2机长与副驾驶的疑点
在MH370失踪后,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ZaharieAhmadShah)和副驾驶法里克·阿卜杜勒·哈米德(FariqAbdulHamid)成为了调查的重点对象。机长扎哈里当时53岁,拥有1。8万小时的飞行经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副驾驶法里克则较为年轻,仅有27岁,飞行经验相对较少。
调查人员对机长和副驾驶的背景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显示,两人休息得很好,没有经济压力,也没有面临焦虑或压力的迹象。然而,一些细节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例如,在对机长扎哈里家中的飞行模拟器进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些可疑的飞行记录。FBI恢复的硬盘记录显示,他在失联前曾模拟一条与MH370实际路径高度吻合的航线:从吉隆坡出发,经马六甲海峡折返,最终耗尽燃油坠入南印度洋。
此外,调查人员还发现,机长扎哈里在失联前几个月曾与妻子分居,这引发了对其心理状态的质疑。然而,扎哈里的家人和朋友都表示,他是一个为人友善的人,有着幸福的家庭,家里经济条件也不错,没有劫机或自杀的动机。扎哈里的姐姐在看过报告后表示,报告排除了他的弟弟应为飞机失联负责的说法,包括机长"自杀论"。
副驾驶法里克也受到了调查。他有着较强的宗教信仰,而且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持有外国护照。在失联后,他的母亲曾公开表示他并没有随航班一起离开,而他的父亲则表示他与兄弟姐妹并没有回国打理父亲生意的打算。这些矛盾的说法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但最终没有发现副驾驶有任何可疑行为的证据。
3。3未解之谜与争议
尽管官方报告已经发布,但关于MH370失踪的许多关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答,这也导致了各种猜测和阴谋论的出现。
首先,飞机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航向?根据飞行数据,MH370在关闭应答器后做出了一个300多度的大转弯,这需要复杂的操作,不可能是偶然发生的。调查报告表明,飞机曾经在人工控制下掉头,控制装置可能被人蓄意操纵,导致客机随后偏离航线,但无法确定谁应该为此负责。
其次,为什么飞机在失去雷达信号后没有发送任何求救信号?现代飞机配备了多种紧急通信系统,即使主要通信系统失效,也应该有办法发出求救信号。然而,MH370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触发任何紧急信号,这让专家们感到困惑。
第三,飞机上的221公斤锂离子电池是否是导致事故的原因?有观点认为,如果这些电池起火,可能会烧毁飞机的电路系统,导致失联并坠机。然而,波音777被称为"最安全客机",故障时会自动调整姿态并发送警报,但MH370全程没触发任何求救信号,残骸也无爆炸痕迹。这一说法缺乏直接证据。
第四,为什么在飞机失联后,副驾驶的手机曾被使用?调查人员与电信服务提供商进行了交谈,确认在失联的早晨确实有一个"热量信号"出现,但这个"热量信号"只是表明手机开机,而并无电话出入。这一发现引发了对副驾驶是否与外界有联系的猜测,但最终没有得到证实。
最后,为什么在发现的残骸中,有些存在时间上的矛盾?例如,在留尼汪岛发现的襟副翼上附着的藤壶显示,这块残骸在水中的时间比MH370失踪的时间要短得多。这一发现引发了对残骸真实性的质疑,甚至有人猜测这可能是人为放置的假证据。
四、从信号追踪到残骸鉴定
4。1卫星"握手"与定位技术
MH370失踪案中最关键的技术分析来自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的卫星"握手"信号分析。这一技术成为了追踪飞机最后轨迹的唯一线索,也是确定搜索区域的主要依据。
在MH370与地面失去联系后,飞机上的通信系统仍然定期向卫星发送信号,这些信号被称为"握手"信号。虽然这些信号不包含位置信息,但可以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多普勒频移,来确定飞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通过7次卫星"ping"信号,反推出飞机的可能位置。这些计算结果形成了7条弧线,其中最关键的是第七条弧线,它位于南印度洋,被认为是飞机最可能坠毁的区域。根据这些分析,专家们推断飞机可能在燃油耗尽后坠入南印度洋(坐标33。177°S,95。300°E附近)。
然而,这种定位方法存在较大的误差。据估计,误差范围达到2400公里×200公里,这也是为什么搜索区域如此巨大的原因。此外,由于卫星数据处理的复杂性,不同的专家对同一数据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导致了搜索区域的多次调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4年8月,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研究员在《航海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通过分析这架失踪波音777客机发出的最后信号,可以推断出飞机在消失前的飞行模式。这架载有239人的飞机,可能是在机长的故意操控下消失的。这一研究再次引发了对机长是否蓄意操纵飞机的讨论。
4。2残骸鉴定与分析
自2015年第一块残骸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对这些残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试图从中找到有关MH370失踪真相的线索。
如何确定残骸属于MH370?专家们主要通过三种方法进行鉴定:首先是序列号,每架飞机的部件都有唯一的序列号,这是最直接的证据;其次是喷绘图案,马航飞机有独特的喷漆和标识;最后是通过分析残骸上的藤壶等海洋生物,可以推断残骸在水中的时间和漂流路径。
在留尼汪岛发现的襟副翼上标有"657BB"的编号,确认属于一架波音777客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代表与波音公司沟通后,根据颜色、结构和连接处等细节,确认这架波音777的残骸与MH370有关联。此外,残骸上的喷漆和标识也与马航的飞机相符,进一步证实了其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