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纪实全集讲故事 > 第89章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第2页)

第89章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第2页)

事情曝光后,日本民众怒斥政府与企业。东电社长虽出面道歉,却未对受害居民进行赔偿或后续处理。这种隐瞒并非个案,2007年东电就曾承认长期篡改检查数据,其安全记录早已劣迹斑斑。

4。2核废水排放的秘密

2011年3月12日,东电用海水冷却反应堆后,以储存条件不足为由,将约1万吨高浓度放射性污水直排大海。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公司从2011年起每天偷偷排放300吨核污水,直至2013年才被曝光,整整隐瞒两年。

核废水来源包括冷却用海水、渗入厂房的地下水与雨水,三者混合后污染持续加剧。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将通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过滤后排放核污水,理由是储罐2022年夏季将满。2023年8月24日,东电正式启动排海,尽管ALPS可过滤62种放射性物质,但氚难以清除。日本政府称排放时氚浓度将稀释至国家标准的四十分之一以下,整个过程预计持续至2041-2051年反应堆废除。

4。3政府的谎言与掩盖

2011年核泄漏后,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事故结束,却在2013年被外媒曝光每天有300吨核污染水渗入太平洋,舆论被强行压制。因处置不力,核污水储存罐多次泄漏,东电每次都以"操作失误"为由鞠躬道歉,次数多了便不再理会,发现一次道歉一次,毫无悔改之意。

为平息国际质疑,日方宣称处理后的核污染水可饮用。时任首相菅义伟手持水样却始终不敢喝;一名内阁官员当众喝下"处理水",全程手抖,会后立即就医。该官员2012年仕途飞升,却在几年后突然退出政坛,社交账号停更于2014年,其身体状况至今未向公众公布——日本对核污染的隐瞒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五、调查与追责:人祸的确认

5。1日本国会的调查结论

2012年6月,日本国会成立由核电专家、放射线医学专家、司法专家等10人组成的事故调查委员会,经独立调查后发布《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事故调查报告》。

报告明确指出这是"人灾":"历届政府、管理当局及东电缺乏保护生命与社会的责任感。东电凭借信息优势,通过电联会等组织向管理当局施压,导致监管与被监管关系颠倒,管理当局沦为电力业主的傀儡,核能安全监视与监督功能彻底崩溃。"这一结论直指日本政府、监管机构与东电的畸形关系是事故根源。

5。2责任追究与赔偿

2012年2月19日,时任首相菅直人承认福岛第一核电站选址错误,未充分考虑海啸威胁,辐射泄漏属"人祸"。3月8日,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承认政府信息不畅影响了处理进程。

2017年,3名前东电高管因与医院疏散相关的渎职罪受审,但这样的追责对这场灾难而言远远不够。东电已向灾民支付约合人民币5000亿元赔偿。2023年3月,东电宣布受理追加赔偿申请,预计148万人将获赔,总额达39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5亿元),这是2022年12月日本政府调整赔偿标准后的新方案。

5。3监管改革与政策调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11年8月,日本内阁府启动核安全监管体制改革。2012年6月,国会通过《原子能基本法》修正案,修订《核原料、核燃料和反应堆监管法》等法案,强化核电站安全保障与应急措施。9月,解散经济产业省下属的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在环境省成立原子能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核能安全评估、审查与监管。

2013年7月,日本将核电设施管理标准从5项增至10项,强化抗震防海啸要求,并承诺与美法等国核能管理机构合作,按国际标准改造设施。这些改革虽提升了核电安全性,却无法弥补已造成的损失。

六、余波难平

6。1核废水排海的争议

日本政府2021年宣布排海计划后,2023年8月24日东电正式启动排放,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中国等国家采取措施保护食品安全,2024年9月中日达成共识:日方承诺履行国际法义务,欢迎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的长期国际监测,确保利益攸关国参与独立取样;中方表示将在参与监测后,基于科学证据调整对日本水产品的临时措施。

2025年6月29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有条件恢复部分日本水产品进口,福岛县等10个都县除外,要求进口企业符合注册规定,申报时提交卫生证书、放射性检测证明和产区证明,海关将严格监管。

6。2长期健康影响与环境后果

2013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福岛核事故不会显着增加周边人口总癌症发病率,但特定族群风险较高。然而当地居民普遍反映有胃痛、头疼、皮肤过敏等症状,部分人出现头发停止生长、身体机能衰退、容貌变化等辐射影响。

环境方面,日本将周边地区划分为"返乡困难区域"(337平方公里,含饭馆村)、"居住限制区域"和"避难指示解除准备区域"。后期虽将部分"返乡困难区域"定为"重建基地",但东电数据显示,核泄漏产生的土壤废弃物预计2045年才能最终处置,截至2020年3月,福岛县12个重灾区仅32。2%土壤完成修复。

6。3福岛核电站的现状与未来

2011年3月30日,日本宣布永久关闭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制定未来40年退役路线。但隐患仍在:厂房上方污染远超预期,存在再次爆炸风险。

四号炉乏燃料池因屋顶爆破,燃料棒直接暴露于大气,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用过的燃料棒持续释放辐射能,因核燃料再处理工厂储存池爆满,只能就地储存,增加冷却池密度却濒临极限。燃料棒间距不足易引发临界现象,且无任何设备能阻止池内核反应,一旦发生事故将束手无策。

福岛核电站的处理仍面临巨大技术挑战与安全风险,未来几十年,日本不得不持续投入资源应对这场灾难的余波。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案要案详情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