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纪实全集讲故事 > 第124章 新加坡121杀子案(第2页)

第124章 新加坡121杀子案(第2页)

检察官向法官表示,调查尚未结束,检方还在等候叶俊宏的伤势报告和心理卫生学院出具的精神报告。这表明警方在调查过程中不仅关注案件的直接证据,还关注嫌疑人的精神状态。

2022年4月12日,叶俊宏弑子案进行审前会议。在此阶段,检方和被告律师都必须向法官以及向对方提交控辩双方的证据以及证人名单。如果检方准备把警方笔录作为呈堂证据,被告有权获得该笔录。

同年11月,叶俊宏更换了律师团,这可能是他为即将到来的审判做准备的重要一步。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逐渐还原了案件的真相,为后续的司法程序奠定了基础。

六、从谋杀到误杀:控状的重大转变

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心理评估的完成,案件出现了重大转折。2023年2月28日,叶俊宏案再次过堂时,控方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控方揭露,叶俊宏案发时患有中等程度的严重抑郁症,因此决定将被告面对的两项谋杀罪名,改为误杀(culpablehomicide)。这一转变意味着叶俊宏将面临较轻的刑罚。

这一决定的关键依据是心理卫生学院的评估报告。该报告判断,叶俊宏在案发时患有中度的严重抑郁症,因此,控方将本来的两条谋杀指控升级为误杀指控,具体是"不构成谋杀的误杀"。

这一转变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加坡法律,非法杀人罪可分为三种:谋杀、较严重的不等同于谋杀的非法杀人罪和较轻的不等同于谋杀的非法杀人罪。

"谋杀"与"较严重误杀"的差别在于是否有特殊情况导致凶手杀人。如果行凶者的犯罪意图很强烈,非要置人于死地不可,这肯定是谋杀。但如果案发之时存在特殊情况,例如行凶者是在被突然及严重的激怒之下,因而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而杀人,那么,本来是谋杀的罪名,则可以改为为"较严重的误杀"。

在叶俊宏案中,控方认为他的严重抑郁症是导致其犯罪的特殊情况,因此将罪名从谋杀改为误杀。这一决定可能基于叶俊宏当时的精神状态,以及他杀害儿子的动机和方式。

如果误杀罪名成立,并控方证明叶俊宏有意致死,他将面对最高终身释放或20年释放,可兼施罚款、鞭刑。如果没有修正控状,谋杀罪名成立的话,他可被判处死刑。

如果误杀罪名成立,但控方无法证明叶俊宏有意致死,他将面对最高15年释放,可兼施罚款、鞭刑。

这一控状的转变为案件的最终审判奠定了基础,也让人们开始思考这一悲剧背后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七、庭审与判决:真相大白后的法律裁决

2023年8月15日,轰动全岛的"武吉知马双胞胎命案"终于有了审判结果。叶俊宏在法庭上承认两项误杀罪名,接受法律的制裁。

在庭审过程中,叶俊宏将此前所说的证词完全推翻,承认自己因妻子无法接受自闭症儿子,随意打骂儿子以及妻子出轨而患上严重抑郁症,一时想不开,将儿子杀害。

他的代表律师表示,叶俊宏患有严重抑郁症长达三年,案发前病情的加重也影响了他对杀人行为的认识及作出错误的判断。

叶俊宏在法庭上表示,他认为杀死儿子是为了让他们不再挨骂,不再面临长大后的困难和压力。虽然他知道杀人是不对的,但他对儿子和自己的未来感到绝望,认为当时杀人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可以让妻子和继女以更正常的方式继续生活下去。

法官在审理过程中指出,这是一起十分悲惨的案件。被告认为杀掉自己的两个儿子可以消解掉自己一家所有人的痛苦,使大家都免受折磨,还能够减轻妻子的负担。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信念。

虽然被告叶俊宏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对杀人是一种错误行为的认知。但他还是在这种错误的信念驱使下,杀害了自己两个年幼的儿子。

法官强调,儿童对父母有着天然的信任与依赖,这是血缘的力量。父母对子女施加暴力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在判决时,法官驳回了被告律师提出的两项刑罚同时执行的请求。他表示,"被告应该因为直接导致两个孩子死亡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法律允许被告同时服刑,在道义上是不公的"。

最终,叶俊宏在每项误杀罪下被判七年监禁,这意味着他须坐牢14年。

这一判决结果使叶俊宏"快点死,快点而被判处死刑"的愿望破灭。但没过多久,他又燃起了对生的希望。

这是因为在被告入狱后,他的妻子也并没有对孩子们的死感到悲伤,甚至扔掉了孩子们生前用过的物品,邀请了情夫与自己一同居住。叶俊宏在得知这件事情后,直说"妻子的行为已经越过了界限,这让他再也无法忍受"。

因此他答应年迈的母亲好好活下去,计划在狱中用自己自闭儿父亲的身份以及身患重度抑郁症的经历,攻读社工文凭或学位,方便出狱后帮助更多的自闭症、抑郁症患者,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一转变表明,尽管经历了巨大的悲剧,叶俊宏仍然希望能够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八、案件背后的思考:悲剧的深层原因

"1。21"新加坡男子杀子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这起悲剧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不幸,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的缩影。

从案件的发展过程来看,叶俊宏的行为并非简单的犯罪,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双胞胎儿子的自闭症诊断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叶俊宏的妻子一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加剧了家庭内部的紧张关系。

其次,叶俊宏对妻子出轨的怀疑以及妻子对儿子的暴力行为,进一步恶化了家庭环境。他在法庭上提到,妻子经常用藤条鞭打孩子,这让他感到极度担忧和无助。

第三,叶俊宏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因素。他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影响了他的判断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在庭审中,叶俊宏表示,他之所以杀害儿子,是为了减轻患有抑郁症的妻子的负担,同时也担心自己去世后,自闭症儿子无人照顾,会受到欺负。

这一动机反映了他对家庭未来的绝望和无助感。他可能认为,结束儿子的生命是一种"仁慈"的选择,可以避免他们未来可能面临的痛苦。

然而,这种极端的解决方式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悲剧。正如法官所言,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信念,无法被社会所接受。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人们对特殊需求家庭支持系统的思考。在新加坡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为何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是否有足够的社会支持和资源,帮助这些面临特殊挑战的家庭?

此外,案件还凸显了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叶俊宏的严重抑郁症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后果。这提醒我们,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案要案详情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