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侦破纪实目录 > 第126章 冰城女老虎张明杰35亿大案(第1页)

第126章 冰城女老虎张明杰35亿大案(第1页)

一、中央巡视组收到的神秘举报信

2014年7月28日,哈尔滨的夏天异常闷热。中央第八巡视组进驻黑龙江省,在哈尔滨设立了专门的举报接待点。巡视组刚到不久,一位名叫张国的中年男子就带着几个神情憔悴的工人来到了接待点,他们手中拿着一叠厚厚的材料,神色紧张而又充满期待。

"同志,我们要举报哈尔滨市发改委副主任张明杰,她在原种繁殖场改制过程中贪污受贿,我们566个家庭都被她害惨了!"张国颤抖着声音说道。巡视组工作人员注意到,这叠举报材料上密密麻麻地按满了红手印,足有上百个。

巡视组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重大案件,迅速安排专人与张国等人进行了详细谈话。随着谈话的深入,工作人员的表情越来越严肃——这起案件涉及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受害者众多,而且举报人提供的证据相当充分。

几天后,巡视组收到了更多来自哈尔滨市原种繁殖场工人的举报材料,这些材料中详细描述了张明杰在改制过程中的种种违法行为,包括低价转让国有资产、侵吞职工安置费、伪造合同等。更令人震惊的是,举报材料中还提到,因为张明杰的贪腐行为,导致多名工人在严寒中被断水断电,甚至有人因此自杀。

巡视组立即将这些举报材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并迅速启动了对张明杰的初步调查。2014年9月,中央巡视组离开黑龙江前夕,将这一重要线索移交给了黑龙江省纪委监委,要求彻查此案。

二、国企改制背后的权力游戏

2。1青云直上的女官员

张明杰,1956年4月出生于辽宁铁岭的一个普通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六人,生活并不宽裕。16岁时,她就开始步入社会谋生,1980年,24岁的张明杰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进入哈尔滨轻工干部学校成为一名科员。

然而,由于学历等原因,张明杰的工作能力并不出色,仕途之路并没有什么进展。直到1992年,36岁的张明杰调任哈尔滨市建委信访处,她靠着拼命三娘的作风终于杀出了血路,仅用3年时间便从科员升任至副处长。

2000年,张明杰与丈夫离婚,将女儿曲婉婷送往加拿大留学。同年,商人魏奇在哈尔滨道里区开发一栋大厦时遭遇群体上访,多次协调未果。张明杰接手处理该信访事件后迅速化解矛盾,两人由此建立密切关系。

2003年,张明杰迎来了仕途的重大飞跃,她被任命为哈尔滨道里区副区长,兼任改制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征地拆迁和国企改制等重要工作。随着权力的增大,张明杰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她认为丈夫没有本事对自己的仕途没有帮助,甚至工作一年连一辆车都买不起。

2。2国企改制中的"暗箱操作"

2007年左右,张明杰开始主持领导哈尔滨市原种场的改制工作。这本是一项旨在推动企业发展、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任务,然而,张明杰却将其视为谋取私利的绝佳机会。

哈尔滨市原种繁殖场是一家有着53年历史的老国企,占地面积154万平方米,主要负责农作物种子的培育和推广,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张明杰眼中,这座老国企却成了一块肥肉。

2008年,原国企哈尔滨市原种繁殖场进行改制,张明杰作为改制领导小组组长与商人魏奇、王绍玉共谋,在只卖资产的转让合同中悄悄加入价值23亿的繁殖场土地使用权条款,以6160万元的超低价贱卖给魏奇控制的东江公司,骗职工签字后直接抽走合同原件。

在《哈尔滨市原种繁殖场产权转让合同》讨论稿中,张明杰等人擅自加入有关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内容,随后,张明杰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以各种理由蒙蔽原种场及其上级主管单位有关人员,使他们在这份被篡改的合同上签字。

通过这一卑劣手段,张明杰成功将土地价值超2。3亿的哈尔滨原种繁殖场,以仅仅6160万的价格,贱卖给了注册资本仅50万的私企东江科技。这场看似合法的交易背后,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利益输送,国家资产在这场交易中遭受了巨大损失。

更令人气愤的是,张明杰还将原种繁殖场的净资产评估为负值,一份堪称魔幻的评估报告横空出世:原种场净资产为负267万元。在改制会议上,张明杰指着原种场场长周治明的鼻子说,"你不签字可以,那我马上开除你"。

2。3精心设计的利益链条

在这场罪恶的交易中,张明杰与魏奇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官商勾结。后来调查发现,魏奇的先发置地公司是在原种场改制完成后,为运作原种场地块开发而成立的。而张明杰的亲哥哥张明喆,竟然在魏奇的公司中担任副总经理。

这层亲属关系的存在,使得这场利益输送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张明喆是在退休那一年,魏奇特别有眼力价儿的成立了一个公司叫先发置业,这个先发置业又正好缺一副总经理,正好又特别巧,让张明喆赶上了去哪发挥余热。自此魏奇就结识了张明杰,并从张明杰手里得到了不少的房产开发项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10年,张明杰与魏奇合谋,虚构原种场土地已转让的假象,骗取国家补偿款3。5亿。魏奇将其中2。21亿用于房产开发烂尾楼怡景森林城。2011年张明杰以借款名义向东江公司索要500万元。

2012年7月,王绍玉代表张明杰与魏奇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利益均分。协议中约定双方对以原种场土地参与的建设项目各持50%的股份及项目利益。他们共同控制的先发置业资产,包括账面资金、门市房、汽车等,共计折合元,张明杰、王绍玉实际共同占有上述资产的50%,共计折合。5元。

三、下岗工人的血泪寒冬

3。1被冻结的安置费

原种繁殖场改制后,566名工人多为工龄超20年的老职工,改制后瞬间失业。更狠的是张明杰又伪造了职工安置协议,将本应发放给566名职工的1146。72万的安置款一并转入魏奇的账户,导致566名职工失去医保养老金。

张明杰违规将6160万元职工安置款转入东江公司控制的账户,导致566名下岗工人应得的1146万余元安置费至今未归还。这笔钱对于下岗工人来说,是他们重新开始生活的希望,是他们维持生计的救命钱,然而,却被张明杰无情地夺走。

下岗工人们为了讨回自己的安置费,为了寻求一个公道,开始四处申诉。他们在零下40度的深冬,冒着严寒走上街头,举牌抗议。然而,张明杰不仅没有理会他们的诉求,反而对他们进行残酷打击。

3。2零下30度的人间惨剧

2009年哈尔滨的冬天格外寒冷,平均气温低至-24℃,然而,对于原种繁殖场的下岗工人们来说,这个冬天比天气更加寒冷。

张明杰命令停掉工人家里的暖气,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饱受煎熬;她还威胁工人孩子所在的学校,停掉学校的煤炭供应,试图以此来迫使工人们放弃维权。在她的压迫下,多名工人在绝望中自杀,而张明杰面对这些冰冷的尸体,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工厂每年都会有人死。"她的冷漠和残忍,让人发指。

老技术员刘师傅的妻子重病无钱医治,最终在暖气管上吊自杀;还有工人夫妻卖血卖身,抱着冻死的孩子蜷缩在漏风的棚屋。几十条生命在饥寒交迫中死去,数十名病患因为无钱看病而选择自杀。

一个月后,566个家庭联名向巡视组递交几十份死亡证明和300余张医疗单。这些触目惊心的证据,最终成为了扳倒张明杰的重要依据。

四、精心编织的利益网络

4。1三角关系:权力、金钱与学术

在张明杰的利益网络中,有一个关键人物不容忽视,那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绍玉。2007年,张明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绍玉确立男女关系,并迅速同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