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2日,内蒙古伊克昭盟东胜市三台基3号街坊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内,发生了一起震惊当地的灭门惨案。中学女教师杨某一家三口被残忍杀害,凶手手段之残忍、作案之凶残,成为东胜区建国以来首起性质极其恶劣的凶杀案件。案件发生后,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案件一度陷入僵局。然而,二十年间,警方从未放弃对真相的追寻,终于在2018年通过一颗特殊的"瓜子牙"和先进的DNA技术,锁定了潜逃多年的真凶,让这起尘封已久的悬案水落石出。
一、惨案惊现:一家三口惨遭杀害
1。1血色现场:三名女性死于非命
1998年9月3日下午1点,一名叫邱超的男子匆匆赶到东胜区公安局报案,称他的妻子杨怀莲、妹妹和女儿在家中被人杀害。警方迅速出警,来到位于东胜区三台基3号街坊的案发现场。
现场惨不忍睹,一进门便是餐厅,32岁的中学女教师杨怀莲面朝下趴在餐厅的地面上,浑身是血,颈部缠绕着铁丝,双手被捆绑,颈部还有大小不一的伤口。第二个遇害人是杨怀莲20岁的小姑子程某,被发现死在卧室里,同样颈部缠绕铁丝,双手被绑,颈部有多处刀伤。第三个遇害人是杨怀莲年仅8岁的女儿,倒在卫生间的浴缸中,双手被绑,颈部有勒痕和刀伤。
经法医检验,三名被害人的死亡时间大约在9月2日中午12点至1点之间,死因为失血性休克。所谓失血性休克,是指被害人在被利器划伤后,失去行动能力的同时,自身血液慢慢流逝直至休克。很明显,凶手用非常残忍的方式折磨了这三个人。
1。2现场勘查:线索有限,疑点重重
警方对案发现场进行了仔细勘查,发现了多处血迹,地面上、墙壁上都有,甚至还有血脚印。三名死者皆颈部缠绕着铁丝,双手均被捆绑,现场没有激烈搏斗的迹象,门窗也没有损坏的痕迹。
法医在勘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喷溅状血迹,经过检测,这块血迹的血型为A型,而三名遇害人中只有杨怀莲的小姑子程某是A型血。但程某是被杀害在卧室里,她的血不可能流到客厅。按此推理,凶手很有可能在杀害杨怀莲时,双方互相拉扯,搏斗过程中不小心受伤,从而留下了自己的血迹。
此外,警方还发现被害人衣柜内的一张一万元的存折不翼而飞,但奇怪的是,与存折放在一起的金银首饰却没被拿走,甚至房间内的贵重财物都完好如初。这不禁让警方产生疑问:凶手既不是图财也不是图色,那为什么又拿走存折后又痛下杀手?
1。3初步调查:多种可能性推测
由于现场没有激烈搏斗的迹象,门窗也没有损坏,警方初步推断凶手很有可能是死者的熟人,其犯罪过程应该是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对死者进行行凶。
警方通过对屋内的脚印进行分析,推断凶手的身高应该在1米7上下,年龄30岁左右。同时,警方发现受害人的一张存折在9月2日下午被取走了1万块钱。据银行工作人员回忆,取钱的人是一个1米7左右的年轻男人,由于戴着墨镜且比较着急,所以给工作人员留下了印象。
根据调查,杨怀莲作为当地的名师,人际关系十分复杂,光与其存在联系的就有5000来人。这样寻找下去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当时DNA技术不是十分成熟,虽然在现场提取到了凶手的诸多痕迹,可依旧没有用处。无奈之下,民警只好请来了足迹学专家对遗留在现场的脚印进行分析。
经推断,凶手体型偏瘦,身高约在一米七左右,年龄应在27至32岁之间。得到了凶手大概的体貌特征后,民警又突发奇想,既然凶手拿走了死者的存折,那他势必就会去银行把钱取出来。随即,民警立即对附近的银行展开了排查。
二、迷雾重重:20年追凶路
2。1专案组的坚持:7位专家,53本记录
案件发生后,当地公安局相继邀请了7个破案专家对现场进行调查,光对现场线索的记录就高达53本,调查记录更是整整堆满一个卷柜。专案组民警查访周边,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虽开展了多方侦查,但案件一直陷入困境。
由于当时案发现场勘查条件差,此案多年来悬而未破。专案组民警查访周边,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虽开展了多方侦查,但案件一直陷入困境。虽然案件没有突破,但自那时起,这宗悬而未破的命案,就一直是东胜公安刑侦大队坚决攻坚的疑难案件。随着时间的流逝,刑侦大队长换了六任,参战民警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当年侦查民警由毛头小伙变成了沉稳中年人,有的退休了,还有的牺牲、病逝了,但是侦查此案的接力棒从不落下,案件不破,警力不撤,东胜公安二十年锲而不舍艰苦攻坚,始终没忘记为受害人伸张正义的重大责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2谣言四起:受害者家属的困境
案件发生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侦破的速度远没有流言传得快,甚至有谣传说是杨怀莲的丈夫邱超雇凶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杀害。这种说法让邱超备受压力,为了自证清白,他辞去了收入还不错的工作,离开了鄂尔多斯,开始新的生活。
邱超身高1米68,年龄32岁,与警方通过脚印分析得出的凶手身高1米7左右、年龄30岁左右有一定差距。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没有明确的嫌疑人,各种猜测和谣言满天飞,给受害者家属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2。3技术限制:DNA比对的困境
1998年,DNA技术在国内还不够成熟,虽然警方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了凶手的血迹,但由于没有DNA数据库可供比对,这一重要证据在当时无法发挥作用。警方只能将血样保存起来,等待技术发展的那一天。
为了寻找更多线索,警方请来了人像学专家,根据银行工作人员的描述,将凶手的模样画了个大概。随后,民警拿着画像找三名遇害人的家属辨认,遗憾的是,无论是杨怀莲的丈夫、弟弟等家属,仔细盯着画像看了半天,大家都表示根本就不认识凶手,线索就此中断。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办案民警赴全国各地走访商店、鞋场4000余家,足迹更是遍布全国各地,行程近10万公里,但仍然是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