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侦破纪实目录 > 第38章 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第3页)

第38章 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第3页)

CassieBernall17

StevenCurnow14

CoreyDePooter17

KellyFleming16

MatthewKechter16

DanielMauser15

DanielRohrbough15

William"Dave"Sanders47

RachelScott17

IsaiahShoels18

JohnTomlin16

LaurenTownsend18

KyleVelasquez16

这起事件震惊了整个美国,引发了对校园安全、枪支管制、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广泛讨论。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校园暴力事件之一,它不仅改变了美国学校的安全措施,也对流行文化和社会意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5。2调查与追责

枪击案发生后,警方展开了大规模调查,总共收集到了近200卷调查材料。2000年11月21日,杰斐逊县警长办公室发布了其关于1999年4月20日科伦拜恩高中大屠杀的大规模调查报告,以及精选的911和警方通讯录音。

调查发现,埃里克和迪伦早在1997年就开始计划这场袭击,他们在互联网上研究了自制炸药的技术,还列出了一份"射击名单",来罗列那些他们想用枪杀掉的人。他们的计划非常详细,甚至精确到了分钟。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了埃里克和迪伦制作的"地下室录像带",这些视频是在埃里克的地下室拍摄的,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计划和动机。由于内容非常令人不安,治安官办公室决定不向公众公开,甚至连地下室录像带的存在也隐瞒了好几个月。

2001年4月,通过案件审判,30多名受害者的家属获得了肇事者家属的2,538,000美元和解金。为埃里克和迪伦提供枪支的罗宾·安德森因为配合调查没有遭到起诉。

5。3未解之谜与争议

尽管调查已经相当全面,但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仍然留下了一些未解之谜和争议。

首先,关于埃里克和迪伦的真实动机,仍然存在多种说法。最初,媒体和公众普遍认为他们是因为长期遭受校园霸凌而实施报复,但后来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动机可能更为复杂,涉及对社会的普遍仇恨和对"自然选择"的扭曲信仰。

其次,关于是否存在其他共犯,也存在争议。一些目击者声称看到有第三名嫌疑人,但警方始终未能找到确凿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此外,警方的反应时间也受到质疑。从第一声枪响到特警队进入学校,中间间隔了近一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埃里克和迪伦能够在校园内自由走动,造成更多伤亡。

最后,关于这起事件的影响,也存在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开创了一种危险的模仿效应,导致后来一系列的校园枪击案;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只是美国社会深层次问题的一个症状,而非原因。

六、阴影与遗产

6。1社会影响与变革

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成为了美国校园安全的一个转折点,促使全国各地的学校加强了安全措施,如安装金属探测器、监控摄像头,实施更严格的访客政策等。

这起事件还引发了关于枪支管制的激烈辩论。尽管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但科伦拜恩惨案后,许多人开始呼吁对枪支销售实施更严格的限制。

此外,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也引起了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这两个年轻人都曾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困扰迹象,但这些迹象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6。2模仿效应与纪念活动

令人遗憾的是,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开创了一种危险的模仿效应。自1999年以来,美国发生了多起模仿科伦拜恩的校园枪击案。例如,2012年12月14日,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发生枪击案,造成28人死亡,包括20名儿童。

为了纪念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的受害者,科伦拜恩纪念馆于2007年9月21日向公众开放。该纪念馆由科伦拜纪念委员会建造和维护,景点包括纪念戒指和纪念之墙。

2002年,着名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将这起校园悲剧拍成纪录片《科伦拜校园事件》(BowlingforColumbine),并于次年夺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这部纪录片探讨了美国社会中的暴力问题及其根源。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案要案详情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