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侦破纪实目录 > 第91章 江歌案(第1页)

第91章 江歌案(第1页)

2025年2月16日,青岛的冬天格外寒冷。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庭审现场气氛凝重,一场备受关注的二审正在进行。刘鑫(已改名刘暖曦)站在被告席上,数度落泪哭泣,坚称自己"没有过错"。她的代理律师向法庭提交了还原案发现场的视频和模拟纸板,试图证明江歌的死亡与自己无关。而在法庭的另一角,江歌的母亲江秋莲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庭,她委托的律师正严阵以待,准备迎接这场漫长诉讼的又一个关键节点。

这已经是江歌遇害后的第3000多个日子。回溯到2016年11月3日,在日本东京的一个公寓门前,24岁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室友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残忍杀害。这起案件在中日两国引发轩然大波,不仅因为其血腥残忍的犯罪过程,更因为案件背后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困境。江歌的母亲江秋莲无法接受女儿的枉死,决心为她讨回公道。她不仅追究了凶手陈世峰的刑事责任,还将矛头指向了女儿的好友刘鑫,认为她在关键时刻的自私行为间接导致了江歌的死亡。

一、致命夜晚的最后时刻

1。1案发时刻:门锁内外的生死之别

2016年11月3日凌晨0时22分,东京中野区的大内公寓二楼过道上,一场血腥悲剧正在上演。江歌和刘鑫刚刚回到公寓,走在前面的刘鑫打开房门进入屋内,随后将房门锁闭。而跟在后面的江歌则与事先埋伏在楼上的陈世峰遭遇并发生争执。

公寓内,刘鑫听到门外传来异常声响,她两次拨打报警电话。在第一次报警录音中,刘鑫用汉语喊道:"把门锁了,你不要骂(闹)了"。这简短的话语,成为了日后争议的焦点。刘鑫后来声称自己当时说的是"怎么门锁了,不要闹了",坚称警方录音遗漏了"怎么"二字。然而,这一细微差别却关乎江歌生死时刻的关键事实——刘鑫是否在关键时刻将江歌锁在门外,阻断了她唯一的求生路径。

门外的江歌,颈部被陈世峰手持水果刀捅刺十余刀,其中左颈总动脉损伤导致大量失血。据法医鉴定,江歌身上共有11-12处伤口,致命伤为颈部左侧大动脉割伤,导致她迅速失去意识并无法发声。在江歌倒下的瞬间,刘鑫在屋内听到了那声令她终生难忘的惨叫。她在第二次报警时急切地说:"姐姐现在危险","姐姐倒下了,快点","现在情况很糟,拜托快点,另外拜托救护车也叫一下"。

然而,一切为时已晚。江歌因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年纪。

1。2锁门争议:一个词引发的罗生门

案发后,关于刘鑫是否在关键时刻锁闭房门,成为了案件最大的争议点。根据日本警方在12月12日庭审期间公布的录音显示,刘鑫在案发当天报警时说的是:"门锁了,不要骂了!"。但刘鑫在庭审中否认了这一说法,坚称自己说的是:"怎么门锁了,不要闹了!"是警方没有录上"怎么"二字。

这一争议的核心在于,如果刘鑫确实在进入房间后将门锁闭,那么她的行为就直接导致江歌无法进入安全区域躲避伤害。而如果门锁本来就是锁着的,那么刘鑫可能没有能力改变江歌的命运。这一细节的认定,不仅关系到对刘鑫道德责任的评判,更直接影响到后续民事赔偿案件的判决结果。

多年后,在2022年12月30日的二审判决中,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了刘鑫锁门的事实。法院在判决书中明确指出:"刘鑫在屋内两次拨打报警电话。江歌因左颈总动脉损伤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一认定,为后续刘鑫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奠定了基础。

二、三个留学生的命运纠葛

2。1初遇与友情:异国他乡的温暖

江歌,一个来自中国山东的24岁女孩,性格开朗善良,正在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6年4月,她结识了同在日本留学的刘鑫,两人很快成为好友。同年9月2日,江歌和刘鑫决定合租到一起,共同分担生活费用,互相照顾。

江歌是一个单亲家庭的独生女,母亲江秋莲为了供她出国留学,甚至卖掉了家里的一套房子。江歌深知母亲的辛苦,学习非常努力,同时她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总是愿意帮助别人。在日本留学期间,她经常参加各种活动,结识了不少朋友。

刘鑫,比江歌小两岁,来自中国东北,就读于日本大东文化大学院。她性格较为内向,但和江歌相处得很好。两人成为室友后,江歌对这个比自己小的女孩照顾有加,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还在学习上鼓励她。在异国他乡,这份友谊成为了两人生活中的重要支撑。

2。2情与恨:爱情的阴影

2016年4月,刘鑫在学校结识了陈世峰,两人很快成为恋人。陈世峰比刘鑫大几岁,当时也在日本留学。起初,他们的关系进展顺利,但随着时间推移,刘鑫发现陈世峰控制欲极强,经常干涉她的社交活动,这让她感到非常压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8月25日,刘鑫终于下定决心和陈世峰分手。然而,陈世峰并不甘心,他多次试图挽回这段感情,甚至在刘鑫明确拒绝后,依然纠缠不休。据刘鑫后来描述,陈世峰不仅经常打电话、发短信骚扰她,还曾到她的住所和学校找她,甚至威胁要将她的隐私照片公开。

面对陈世峰的纠缠,刘鑫感到害怕和无助。她向江歌倾诉了自己的遭遇,江歌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并让刘鑫搬到自己的公寓一起住,以躲避陈世峰的骚扰。就这样,两个女孩开始了共同对抗陈世峰的日子。

2。3危险升级:从恐吓开始的悲剧

11月2日下午,陈世峰再次来到江歌和刘鑫的公寓找刘鑫复合。当时刘鑫独自在家,她害怕地给江歌打电话求助。江歌赶回公寓后,与陈世峰发生了口角,最终将他赶走。

然而,陈世峰并没有就此放弃。当天晚上,他尾随刘鑫至她打工的地点,并继续向她发送恐吓信息。刘鑫下班后,担心陈世峰还在附近,于是请求江歌到地铁站接她一起回家。江歌爽快地答应了,她在地铁站等了刘鑫近一个小时,直到晚上11点多才等到她。

在两人返回公寓的路上,刘鑫没有将陈世峰白天来找她以及发送恐吓信息的事情告诉江歌。据后来刘鑫在法庭上的证词,她当时认为陈世峰已经放弃纠缠,所以没有必要让江歌担心。然而,正是这种隐瞒,为接下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三、从东京到青岛的漫长诉讼

3。1东京审判:凶手的最终下场

2016年11月3日凌晨,江歌遇害后,日本警方迅速展开调查。11月7日,陈世峰被警方以恐吓罪逮捕。11月24日,日本警方最终以杀人罪对陈世峰发布逮捕令。12月14日,陈世峰被正式起诉。

2017年12月11日,"江歌案"在东京地方裁判所公开审判。庭审持续了7天,吸引了中日两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庭审过程中,检方和辩方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版本。

检方认为,陈世峰因挽回刘鑫不得,心生杀意。他乔装打扮,预备好刀具、换洗的衣服,走了两站路,用临时车票搭乘电车到江歌家,潜伏并将江歌刺死,本想继续刺杀刘鑫但失败。

而辩方则称,当晚陈世峰背着旧衣物出门找投币洗衣处,走了两站路却没找到因此放弃。他突然想单独找江歌聊和刘鑫复合的事情,所以准备了一瓶威士忌,想去江歌家与她喝酒谈心。在江歌家门口,陈世峰和江歌发生肢体冲突,刘鑫递刀给江歌自卫。两人夺刀期间,陈世峰不小心将江歌刺死,后因担心高额医药费而补刀。

12月20日,东京地方裁判所当庭宣判,陈世峰犯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法官在判决中指出,陈世峰自己带了水果刀,不是江歌或刘鑫的;他有强烈的杀意,准备了行凶后的衣服;江歌的致命伤是被告有意刺伤导致;被告毫无反悔诚意,在法庭上试图将责任转嫁到被害人和前女友刘鑫身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