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妈撇撇嘴,甩着手上的肥皂沫:“还能谁家?赵芳呗!穷得叮当响,娘家更是个无底洞,别是又来打秋风的吧?拿点破东西装门面……”
“啧啧,看着像那么回事,谁知道里头是啥?烂菜叶子包石头也说不定!”另一个老太太跟着窃笑。
第17章礼重情更重,二姐扬眉
阴阳怪气的议论声丝丝缕缕地飘过来,张氏的脸色顿时有些尴尬。
赵四面不改色,仿佛没听见,径直走到二姐家门口,敲响了房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
二姐赵芳围着洗得发白的围裙,手上还沾着玉米糊,看到门外的人,愣了一下。
当她的目光扫过弟弟手里那沉甸甸的布袋、油汪汪的荷叶包、尤其是那两瓶在昏暗楼道里都反着光的水果罐头时,她眼睛猛地瞪圆了,嘴巴张了张,却没发出声音,眼圈瞬间就红了。
“四儿……娘……妮儿……你们……你们这是干啥呀!”她猛地回过神,声音带着哽咽,又是心疼又是惊喜,连忙侧身,“快!快进来!外面冷!”
屋里,二姐夫王成林正蹲在地上修一个快散架的小板凳,儿子王卫东趴在桌上写作业。看到这阵仗,也都愣住了。
王成林慌忙站起来,搓着布满老茧的手,憨厚的脸上写满了不知所措:“这……娘,你们咋不说一声就来了……家里啥都没准备呢。”
半大小子王卫东则“噌”地窜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黄桃罐头和白糖,喉咙不自觉地上下滚动,使劲咽着口水。
“二姐,姐夫,以前家里难,没少让你们操心。现在我工作了,日子好点了,来看看你们。”赵四笑着把东西一样样放在桌上,“没啥好东西,一点面粉,一点糖,给孩子们甜甜嘴。这肉炖着吃,香。罐头给卫东解馋。这布给姐夫做身工装,耐磨。还有两瓶酒,姐夫累了喝口解乏。”
东西一样样摆开,雪白的面粉,晶莹的白糖,厚实的五花肉,诱人的水果罐头,厚实的卡其布……每一样都冲击着这个清贫家庭的认知。
赵芳的眼泪彻底掉下来了,不住地用围裙擦着眼角:“你这孩子……赚点钱不容易……咋这么破费……娘,您也不拦着他……”
张氏拉着女儿的手,笑道:“四儿有心,你就收着。他现在有本事了,厂里领导看重,奖金发了不少呢!”
这时,刚才在门口说风凉话的李婶、王大妈,到底没忍住,假借“借根葱”、“还个盆”的由头,探头探脑地挤到了门口。
当她们看清桌上那些实实在在、一样比一样金贵的东西时,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随即像川剧变脸一样,堆满了夸张的笑容。
“哎哟喂!赵芳!你弟弟这可太阔气了!”李婶抢先一步迈进屋,眼睛死死盯着那肥肉,“这肉膘,怕不得有三指厚!瞧瞧这白糖,雪白雪白的!得是特供的吧?”
王大妈也挤进来,伸手摸着那卡其布,啧啧称赞:“这布厚实!正经军工品质!王师傅做身工装,穿出去可体面了!”她完全忘了自己刚才还说可能是“烂菜叶子包石头”。
之前窃笑的老太太也凑上来,看着罐头惊叹:“水果罐头!还是俩!卫东这小子有口福了!”
几人围着桌子,眼睛放光,嘴里全是奉承和羡慕,之前的刻薄猜测荡然无存。
李婶更是直接扭头问赵四,语气带着讨好:“四兄弟,在哪儿工作啊?!干啥工种啊?待遇这么好!”
赵四平静地回答:“那边的红星轧钢厂,二级钳工。”
“二级工?!”几个老太太同时倒吸一口凉气。她们都知道,这年头,这么年轻的二级工,这可不多见!
“了不得!了不得!技术骨干啊!”
“赵芳,你们家可算熬出头了!有个这么出息的弟弟!”
“以后可得帮衬着咱们老邻居啊!”
赵芳听着这些话,看着弟弟沉稳的样子,看着桌上丰厚的礼物,再看着邻居们前倨后恭的讨好嘴脸,只觉得一股热气从心底涌上来,积压多年的委屈和辛酸仿佛都被冲散了。
她挺直了腰板,脸上露出了灿烂又自豪的笑容:“哎,我弟弟就是实在,说了厂里发点福利,就全都搬来了!”
张氏在一旁欣慰地笑着,赵妮的小脸上也满是骄傲。
王成林憨笑着搓手,王卫东则眼巴巴地看着母亲,又看看罐头。
赵芳热情地留饭,小小的屋子里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温情和热闹。赵四拿出几块大白兔奶糖塞给王卫东:“好好念书,将来像你四舅一样,有本事,让爹娘过好日子。”
窗外,几个邻居还在探头探脑,脸上写满了羡慕嫉妒,窃窃私语着,久久没有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