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阪师团的叛逆者演员表 > 第31章 钨砂暗涌(第1页)

第31章 钨砂暗涌(第1页)

通往台儿庄的道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被无数车轮、马蹄和军靴反复碾压过的泥泞地狱。初春的微雨让土路变得湿滑粘腻,每一步都仿佛要把脚上的军靴吸住。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化不开的味道——硝烟、焦糊、腐烂物,还有浓烈的血腥气,即使雨水也无法完全冲刷干净。路两旁随处可见战争留下的狰狞伤疤:烧得只剩下焦黑骨架的农舍,被炸得支离破碎的树木,翻倒在沟渠里、布满弹孔的军用卡车残骸,以及那些来不及掩埋、被雨水泡得发胀发白的尸体。乌鸦成群地落在上面,发出不祥的呱噪。

大阪第四联队的士兵们沉默地跋涉在这条通往地狱核心的路上。之前在小李庄外围那点“小生意”带来的轻松感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压抑和恐惧。眼前的景象比任何训话都更能说明,他们正在进入一个真正的血肉磨盘。

“这……这也太惨了……”森下浩二脸色发白,捂着鼻子,看着路边一具被野狗啃食的面目全非的尸体,胃里一阵翻腾。

“闭嘴!走路!”雄二低声喝道,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他强迫自己不去细看那些惨状,但空气中死亡的气息无孔不入。他知道,台儿庄战役虽然结束,但外围的扫荡和零星战斗仍在继续,危险无处不在。

部队在距离台儿庄主战场数里外的一个叫“杨楼”的残破村庄外围扎营。这里同样满目疮痍,但至少还有几间相对完整的土屋可供军官和部分士兵遮风挡雨。大阪第四联队的任务很明确:负责封锁杨楼附近几条通往西南方向的要道,防止中国军队残部渗透或突围。

联队长渡边信介骑在马上,脸色比天色更阴沉。他简短地分配了各中队的防区,目光扫过这群大多带着商贩气息而非军人铁血的大阪兵,声音冰冷:“诸君,此地非天津,亦非外围哨卡!支那军虽败,困兽犹斗!尔等肩负封锁重任,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严密盘查,遇有可疑,格杀勿论!懈怠者,军法从事!”最后四个字,他说得格外重。

“哈依!”士兵们有气无力地应着,心头沉甸甸的。

雄二的小队被分配到了村西头一个相对孤立的路口。这里视野开阔,一条勉强能通车的土路蜿蜒伸向西南方的丘陵地带。路旁有一个被炸塌了半边屋顶的土坯房,算是临时的哨所和掩体。

“队长,这地方……是不是太‘敞亮’了?”原田看着开阔的四野,有些不安,“连个遮挡都没有,要是被人打冷枪……”

雄二没说话,目光仔细打量着地形。开阔,意味着暴露,但也意味着视野好,提前预警的距离远。渡边联队长把他们放在这里,用意很明显:既是封锁要道,也是把他们当作吸引火力的“诱饵”或者消耗品。他脑中迅速盘算着。

“把机枪架在塌房子的断墙后面,视野要覆盖整条路和两侧的开阔地。原田,带两个人在路对面那片坟包后面挖个散兵坑,放个暗哨,轮换盯着西面和南面。其他人,把路障堆起来,不用太结实,但要显眼。”雄二快速下达命令。他选择了相对保守的防御部署,但心中那个在小李庄验证过的“示弱”策略,却开始萌芽。

士兵们开始忙碌。森下凑过来,忧心忡忡:“雄二,这鬼地方,比小李庄凶险十倍不止。宋先生的货……还压在藤田那儿呢。”他指的是混在辎重队“报废物资”里的那批德械武器。藤田所在的辎重队就驻扎在村子东头。

“先顾眼前。”雄二低声道,“货在藤田那儿暂时安全。现在关键是活着站稳脚跟。打听一下,附近有没有集市或者还能喘气的村子。”他需要为可能的“交易”寻找渠道,同时也需要了解当地情况。

森下会意,立刻去找消息灵通的士兵打探。

驻扎下来的日子比行军更煎熬。白天,士兵们顶着寒风和随时可能飞来的冷枪,在简陋的哨位上警戒。夜晚,寒气刺骨,只能挤在冰冷的土屋里,听着远处零星传来的枪炮声,难以入眠。食物供应变得更加糟糕,冰冷的饭团又冷又硬,咸菜也见了底。士兵们的抱怨声越来越大。

“天天啃这石头一样的饭团,嘴里都长茧子了!”

“听说城里(指被日军占领的台儿庄镇)有卖热食的,可咱们这鬼地方……”

“饿得前胸贴后背,站岗都没力气!”

抱怨声中,森下带来了消息:“雄二,打听到了!杨楼南边五里左右,有个叫小王集的地方,仗打得没那么狠,还有几家铺子开着,偷偷做点小买卖!主要是跟……跟咱们自己人换东西。”他挤了挤眼,意思不言而喻。

雄二点点头。有黑市就好办。他需要把手里的“硬通货”(金条、日元)和可能获得的战利品,变成士兵急需的食物、药品甚至御寒物,维持士气,也维持他这个小队长的控制力。更重要的是,这可能是接触当地“渠道”、为后续更敏感的“交易”铺路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机会很快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