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弘少佐的军靴踏在刚刚被水冲刷过、还残留着硫磺焦糊味的水泥地上,发出清晰的脆响。重启的暖宝宝“生产车间”——一个由马厩闲置草料库匆忙改造的、通风依旧不佳的大棚子——里弥漫着浓烈的硫磺、铁锈和活性炭粉尘的混合气味。十几个被木村临时抽调来的辎重兵,戴着简陋的纱布口罩,在雄二的指挥下,如同提线木偶般机械地操作着:称量、混合、分装、封口。
雄二穿梭在简易的流水线旁,脸上蒙着一块浸湿的破布,声音因粉尘而嘶哑,不断重复着安全要点:“硫磺粉轻拿轻放!远离火源!混合时动作要轻!铁粉和活性炭要干燥!封口要严实!”他表现得像个极度负责、心有余悸的技术指导,每一个指令都紧扣藤田“安全第一”的死命令。
木村军曹长则像一头焦躁的困兽,在门口来回踱步,时不时对着士兵们咆哮:“动作快点!没吃饭吗?少佐阁下等着要货!”他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不时扫过雄二和那些忙碌的士兵,警惕着任何可能再次引爆的“意外”。
雄二的心脏却在沉稳的指令下高速跳动。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时刻关注着那条流水线。那十个“特殊”的暖宝宝——内衬夹层里藏着盘尼西林油纸包的暖宝宝——正混在第一批次生产的普通产品中,随着士兵们笨拙的操作,缓慢地移动着。它们的外表毫无破绽,刺鼻的硫磺气味是完美的伪装。他的计划是,在质量抽检环节,以“封口不严”“填充不均”等合理理由,将这十个“不合格品”剔除,归入“待处理废料”。然后,再利用老陈头这条尚未被完全斩断的垃圾清运线,让它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流出军营!
机会就在眼前!
“佐佐木军曹!”一个士兵举着一个刚封好口的暖宝宝,声音带着不确定,“这个……封口好像有点歪?还漏了点粉末出来……”
雄二快步走过去,接过那个暖宝宝。入手微沉——正是“特殊品”之一!他心中剧震,面上却不动声色,仔细检查了一下,然后当众撕开封口,将里面的填充物(主要是普通材料)倒出一点点在掌心查看。
“填充不均匀,封口机压力没调好,漏粉!不合格!”他声音严厉,随手将这个暖宝宝扔进旁边一个标着“待处理废料”的大竹筐里,“下一个注意!封口压力要足!”
士兵连忙点头。雄二眼角余光瞥向竹筐,里面已经躺了几个他之前用同样理由剔除的“特殊品”和几个真正的次品。很好,进度正常。
就在这时,大棚门口传来一阵骚动和木村陡然拔高、带着谄媚的问候声:“少佐阁下!您……您怎么亲自来了?这里粉尘大,气味重……”
藤田弘少佐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依旧穿着笔挺的将校呢大衣,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整个“车间”。他身后,跟着的不仅仅是副官,还有两个穿着黑色立领制服、眼神冰冷如鹰隼的特高课人员!其中一人,正是中村课长手下最得力的干将——森田中尉!
雄二的心猛地一沉!藤田竟然带着特高课的人来了!中村虽然没亲自到场,但这森田的出现,无异于将绞索直接悬在了生产线上空!吉田(7号)的窥视果然引来了恶狼!
“听说生产已经重启,我来看看进度。”藤田的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他的目光扫过忙碌的士兵、堆积的原料,最后落在雄二身上,“佐佐木军曹,进展如何?”
雄二强压下翻腾的心绪,上前一步,深深鞠躬:“报告少佐!生产已步入正轨,第一批次样品即将完成。卑职严格按规程操作,确保安全和质量!”他指了指那个装着“废品”的竹筐,“所有不合格品一律剔除,绝不允许流入下一环节。”
藤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个竹筐,里面堆着几十个暖宝宝。森田中尉却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一步上前,枯井般的眼睛死死盯着竹筐,声音冰冷:“不合格品?为什么这么多?是技术问题,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矛头直指雄二!
木村吓得脸都白了,连忙解释:“森田太君!是……是刚开始生产,士兵们手生,封口机也不太好用……佐佐木军曹要求严格,所以……”
“要求严格是好事。”藤田打断了木村,目光却带着深意看向雄二,“但效率也要兼顾。冬季演习迫在眉睫,联队本部催得很紧。佐佐木君,不合格率必须尽快降下来。这些废品……”他指了指竹筐,“就地销毁,避免流出,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他特意加重了“不必要的麻烦”几个字,显然是顾虑特高课和中村。
就地销毁?雄二如遭雷击!这十个藏着“柴火”的暖宝宝一旦被当场烧毁,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抗联的伤员……原田用命换来的时间……都将化为灰烬!
“嗨依!卑职明白!”雄二的声音竭力保持平稳,但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这些废品确实需要处理。不过……硫磺等物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在营区内集中焚烧,恐怕会引发士兵不适,甚至……惊动防疫部门?卑职建议,按后勤废弃化学物料处理规程,交由专业垃圾清运人员,运至郊外指定地点深埋处理,更为稳妥。”他搬出了“防疫规定”和“后勤规程”,这是藤田最在意的“程序正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藤田眉头微皱,显然在权衡。就地焚烧确实麻烦,烟雾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而按规程处理,虽然麻烦点,但能堵住特高课的嘴,也符合他一贯“不留把柄”的作风。
森田中尉却不依不饶,他走到竹筐前,随手抓起几个被雄二判定为“不合格”的暖宝宝,捏了捏,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动作充满了怀疑和挑衅。他拿起其中一个——恰好是一个“特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