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的炮火并未如预料般瞬间吞噬“貔貅库”。枣宜会战的战线在宜昌外围反复拉锯,炮弹在库区周围的山头炸响,枪声在山谷间激烈回荡,但中国军队的攻势似乎暂时被阻滞在更外围的防线。库区,如同风暴眼中一块诡异的“平静”之地,只是这平静之下,是更深的压抑和扭曲的秩序。
佐佐木雄二建立的“遇袭”规则,在战争的喧嚣中顽强地运转着。每周二、五的后半夜,西沟的“闹剧”准时上演。小林和岛田军曹的操作愈发熟练,士兵们对流程的麻木中带着一种病态的依赖。那箱被“抢走”的弹药,成了换取烟土和军票的生命线。中村大尉的抽屉里,“心意”按时送达,他对此保持着沉默的默契,偶尔在军官会议上训斥几句“加强戒备”,更像是对自己良心的敷衍。
雄二则埋首于他的“账目”。藤田少佐的警告信像悬在头顶的利剑。他开始着手构建一套更“合理”的损耗体系。利用库区潮湿的环境和确实老化的设备,他将一部分损耗归结为“受潮报废”或“包装破损”;利用前线不时传来的零星战斗报告,他编造了几次“小股游击队渗透袭扰”的假报告,将损耗分散化、微小化;他甚至利用自己技术官的身份,“发现”了几处通风管道设计缺陷导致的局部湿度超标,以此解释部分弹药的“技术性损耗”。这些精心编织的“理由”,被整合进一份份格式规范、数据详实、逻辑看似严密的损耗报告中,定期送往后勤课。藤田那边,通过隐秘渠道,也定期收到一笔“稳定”的“资源管理收益”。
表面上,“貔貅库”似乎真的在佐佐木曹长这位“技术专家”的“整顿”下,变得“规范有序”起来。至少,在藤田的眼中,这个危险的棋子,在混乱的中原战场,再次证明了他操控规则、榨取价值的能力。
然而,一份来自后方的《关东军战报摘要》打破了雄二内心勉力维持的平静。
这份夹杂在普通后勤公文里的油印简报,本不该出现在他这个“技术官”的案头,或许是某个文书错装,又或许是命运的嘲弄。简报用冷冰冰的日文,报道了关东军“赫赫战功”,其中一段,详细描述了隶属大阪师团的某联队,在扫荡北满某“匪区”村庄时,遭遇“刁民”抵抗,“为震慑敌胆,彰显皇军武威”,执行了“彻底的肃清”,歼灭“匪民”数百人,焚毁村庄。
“肃清”,“歼灭”,“焚毁”……这些词汇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雄二的心上。他眼前瞬间浮现出北满茫茫雪原上那些沉默坚韧的面孔,那些他曾用报废枪支换取貂皮、用盘尼西林暗中相助的普通中国百姓。大阪师团!那个在诺门坎以“军马腹泻”闻名、贪生怕死的师团!在更弱的平民面前,却露出了如此狰狞的獠牙!
一股混杂着恶心、愤怒和无力的冰冷洪流瞬间冲垮了他。他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猛地冲到墙角,对着肮脏的地面干呕起来,却什么也吐不出,只有胆汁的苦涩灼烧着喉咙。他扶着冰冷的土墙,指甲深深抠进泥土里,身体无法抑制地颤抖。作为穿越者,他熟知历史的黑暗,但文字描述的冰冷数字,与可能认识的生命被残暴抹去的具体画面重叠时,那种冲击力是毁灭性的。
他痛恨自己身上的这身黄皮!痛恨这吃人的战争机器!更痛恨自己在这台机器里,为了苟活,不得不扮演着帮凶的角色,用“规则”粉饰罪恶,用“损耗”掩盖走私,用“稳定”维系着这荒诞的链条,间接滋养着刽子手!
赎罪。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唯一的火星,微弱却顽强地燃烧起来。他不能改变大阪师团的暴行,无法阻止这场战争。但在这座名为“貔貅库”的罪恶节点上,在这条由他亲手建立的、荒诞的走私管道里,他或许能做点什么。他必须做点什么!否则,他无法面对自己的良知,无法面对那些在雪原和山林中抗争的身影。
机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了。
几天后的一次例行“交易”结束,小林带回的除了烟土和军票,还有一个用油纸仔细包裹的小物件,以及罗五爷一句含糊的口信:“佐佐木兄弟,道上朋友托我问一句,您这‘技术官’,懂不懂西药?特别是……治伤、消炎的?”
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半片被小心撕下来的磺胺药片。雄二的心猛地一跳!这正是他在哈尔滨黑市上冒险交易过、后来又用暖宝宝“金蝉脱壳”切断的药品!袍哥背后的人,显然能量不小,竟然能追查到这条线,甚至精准地找到了他这个“技术官”头上!这既是试探,也是机会!
他立刻明白了袍哥背后是谁——活跃在宜昌周边的游击队!他们缺药,尤其是救命的消炎药!而自己,恰恰有渠道,有能力搞到!雄二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对小林低声道:“回复罗五爷,磺胺……懂一点。但东西金贵,弄到不易,要看‘朋友’的诚意和……需要多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的“规则”,开始在旧有的荒诞管道上悄然延伸。
几天后的“遇袭”报告上,雄二在“损失弹药”一栏后面,不动声色地加了一行小字备注:“清理战斗现场时,在排水沟附近发现少量散落医疗绷带及空药瓶(磺胺类),疑为袭击者遗留或伤员丢弃。”这行字,在充斥着弹药数字的报告里毫不起眼,却是一个信号——药品,可以夹带。
下一次“交易”时,放在西沟那箱子弹旁边,多了一个不起眼的、用防水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小铁盒。小林按照雄二的吩咐,在放置时,“不小心”踢了一脚旁边的碎石,发出了约定好的轻微声响。罗五爷的人取走弹药时,自然也带走了那个铁盒。
铁盒里,是雄二利用技术官身份,以“测试库区药品储备包装防潮性能”为名,从库区医务室“报废品”中分拣出的、尚能使用的几片磺胺和一小卷消毒绷带。数量极少,却是救命的火种。
回报很快通过小林传来:罗五爷那边很满意,并询问能否搞到盘尼西林(青霉素),价格“绝对让兄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