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格格党 > 第114章 第 114 章 商业与货币14(第2页)

第114章 第 114 章 商业与货币14(第2页)

已经在明朝进入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人带着殖民思想,对大清并不是平等交易的态度,让清廷很厌恶,直接驱逐。

而大清周围的邻国,比如菲律宾,已经从明朝末年被殖民,足以让清朝感受到威胁。

【但是对付厌恶的敌人,不是关上门不见,是要比他更强。】

【春秋时期,楚武王攻随国时自称“吾蛮夷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蛮夷,楚国的强大谁能忽视?“楚虽二户,亡秦必楚”虽然看似虚假,最后亡秦立汉的刘邦、火烧咸阳的项羽都是楚国人。】

千年后,大家对随国的了解,来源于“曾侯乙编钟”。

这一座最完整的战国青铜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在春秋时期,随州正是随国。

陵墓的主人曾侯,随国的国姓就是“曾”,亡国后后人改姓氏为“随”。

不过目前史学家认为“曾侯乙编钟”属于“名叫乙的曾国侯爵”,曾国可能是随国之后的国家。有关曾国的记录不多。

【据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记载,大学士塔拉·刚毅反对维新变法时曾说“宁与友邦,不予家奴”,说清廷宁愿把土地与政权给西方列强,也不愿意还给汉人。所以他们宁愿败给日本割地赔款,也不愿意支持国内的维新变法,担心汉人重新卷土而来。】

一听到这句话,玄烨就感觉要糟。

先前天幕提到八国联军侵华,提到汉人习武抵御外敌,还让民间习武之风大盛,但是一致对外,目的是外国侵略者。

但是这位名字明显是满人的大学士这句话一出,恐怕会刺激到汉人的愤怒。

该不会又要起义吧?

【塔拉·刚毅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其实不确定。但是从清朝人一手造就的环境来看,华夏经济文化各方面倒退,满清负主要责任。】

【满清统治者真得不知道科技的重要性吗?并不是,清朝皇帝多有任用西方传教士,任用他们的天文、地理、火器、科技等等各个方面,哪怕经历了“大礼仪之争”,依然愿意相信传教士,而不是提拔民间的有才汉人,但是结果呢?】【结果就是,我们能在不少华夏资源被掠夺的事件背后看到西方传教士的身影。】

无论是植物间谍、两国交战时的翻译、任职于清廷担任的高官、任职于报社的记者、或者服务于帝王的地质学家等等。

许多传教士本身就不是单纯的传教,如同欧洲当时打着传教的目的进入非洲,最终带走的却是非洲的黄金和黑人奴隶。

从文化根源的角度来说,传教士对大清皇帝根本谈不上什么忠诚,当官服务不过是为了利益,大清皇帝以对待自己臣子的态度来对待他们本身就有问题。

“洋人果然不可信!”弘历十分生气。

从他对外商的态度其实能看出对洋人的警惕,各种防备。

可惜,依然没有防住。

又或者说,实力不够,想防也防不住。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弘历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机会拯救。

他下定决心,派人去打探西方的消息。至于会不会有什么结果,目前还不好说。

【现在说回商业,说说人参。】

华夏的东北东区,是人参主产区,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这里面甚至包括一些看起来是外国货的西洋参、花旗参,下次购买的时候看一下产地,很多就是辽宁种植生产的。

但是,和韩国高丽参相比,东北人参的地位十分尴尬:东北人参产值不到世界人参的总产值的4%,效益不足“正官庄”的110。韩国高丽参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的34%,是绝对的霸主。

【我前面说过,韩国高丽参与东北人参一样,都产自东北长白山,品种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们的人参在国际市场上如此受欢迎?】

【答案在于商业措施,包括国家的态度。】

如同东北人参起初是满清的拳头产品,在满清还没有入关之前就靠着人参做交易换来军费,高丽参同样是韩国的拳头产品,是韩国政府下定决心打造的国家名片。

这也就意味着,国家为它全方位的推荐。

韩国高丽参里,最出名的就是“正官庄”。

2010年,韩国首尔举办的G20峰会上,韩国政府选择用6年根红参制作的正官庄产品,作为国礼之一送给各国首脑——这个手段,类似英国人给乾隆皇帝送骨瓷一样,以“国礼”为噱头,为国家产品推销。

其次是韩国人最擅长的韩剧,在现象级韩剧里插入大量的“正官庄”人参广告。

比如《大长今》是2004年年度韩国收视率冠军,引入华夏后在华夏的收视率也是遥遥领先,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食材就是人参。

《太阳的后裔》中再次植入,“正官庄”红参精因此供不应求,随着韩剧的热播,其他国家消费者纷纷将其列入“韩国必买购物清单”。

除了文娱,还有体育方面,“正官庄”精准对着自己国民的爱好发力。

韩国人喜欢围棋,正官庄各种赞助围棋对抗赛,打造和助力韩国体育,将高丽参与围棋结合在一起。

它还出了大量的经费,在国内外的电视台上做节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