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还没经过毒打的有志少年。
“你的提议,我会考虑的,我也可以跟你保证,如果条件真的允许,我巴不得每一个人都有开拓精神。”
“多谢国师!”
又聊了一会董翳家乡的事,得到了一些民间现状、也包括问题后,董翳就提出告别了。
等他走后,李缘回到颜花身边。
颜花有些奇怪:“为什么他不说跟我们同行一段时间呢?哪怕跟爹爹你多说几句话也好?再不济提一下他爹的名字、或者他爹在哪座城啊,难道他不想跟您打好关系吗?”
李缘笑了笑。
“这才是少年心气嘛!”
只是许多时候,少年心气往往会被现实磨碎。
……
十天后。
董翳到达了自家老爹所在的即墨城。
这里也是秦国海军三大驻地之一,当然,只是现在的;等以后秦国统一天下,到时候海军是什么情况就不知道了。
入了城,董翳并没有立刻前去找老爹,他知道自家老爹现在还没下值,便在城中先逛了起来。
由于这座城和周围一大片沿海土地都被齐王送给秦国了,所有这里从法理上来说是秦国的,城中一切制度都是按照秦国标准来的。
这让他感觉这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空气好像潮湿了一些。
直到他在府衙门口看到几个被衙役拖出来的人,他们还哭着要往里面爬去,结果被衙役拿着棍子恐吓。
但奇怪的是,周围百姓没一个惊讶的。
询问了一下周围人,他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齐地虽然被秦军接管了,秦军也经常会帮百姓主持公道,但具体做事的还是原来齐国的官员;虽然每一座城都有那么两三个秦国调过来的官员,但他们只是在一些事情连秦军都不好处理的时候才出面,不然政务全给他们得累死。
这就难保有些齐国官员做事不检点,让百姓感到厌烦,可直接喊秦军来又显得小题大做,关键是那些官员只会老实一段时间,之后又重犯了。
比如态度不好,错漏文件,提早上下值,三个人当班却只有一个人在干事另外两人找借口躲着休息、三人轮流来以至于一刻钟就能处理完的事硬是要半天。
这种事在秦国或许有,但绝不敢这么明目张胆,不然被御史发现了徒惹一身骚。
可在齐国,一些对秦国有恨意但不敢明着造反的官员经常会这么干,踩着秦军的红线就是恶心人,直到因为犯事太多被解职。
至于之后的安排嘛,十个人里九个都是去了矿场。
但还有一个,由于之前燕王的请求,秦国还是把他送去了燕国的。
所以,这些犯事的人在死到临头时,都在争取那一个去燕国的名额——也不单单是那些故意惹事的人,还有许多确实被抓到犯法事实的人,还有一些是秦国调官员过来了、他又罪孽深重被秋后算账的人。
齐地许多政务的处理都汇集在了这三座秦国的城池,自然也包括发配名额。
而这些人,就是前来为亲人求情的。
董翳对此很不屑。
犯事的时候肆无忌惮,事发了就忏悔?
官员就这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