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更是赤裸裸的倒打一耙!将林丞相和陆寒江调查“烛龙”的正义之举,污蔑为排除异己、搅乱朝纲的阴谋。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不少不明真相或被“烛龙”势力影响的官员也随之附和,要求皇帝严惩林微熹“妄为”之举,并敦促林丞相、陆寒江尽快了结赵元魁案。
金殿之上,永熙帝端坐龙椅,面色平静,目光深邃,无人能窥知其内心真实想法。他听着下方众臣的攻讦,并未立刻表态。
林丞相立于文官之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污浪,神色依旧沉稳。他并未急于辩解,直到那些声音稍稍平息,才缓步出列,手持玉笏,向着御座深深一揖。
“陛下,”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臣女微熹,年幼顽劣,确有其不当之处,臣自当严加管教。然,东南遇袭,凶徒猖獗,陛下遇险,此乃国之大事。微熹虽为女流,亦知忠君爱国,于危难之际,凭借些许机敏,助朝廷查明真相,揪出内奸,虽于礼法或有不合,然其心可鉴,其行可勉!”
他先坦然承认女儿行为有瑕疵,却将其动机拔高到“忠君爱国”的层面,轻易化解了第一波攻击。
随即,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至于赵元魁一案,表面看似贪墨勾结,然其背后,是否另有隐情?是否还有更大黑手操纵东南,意图不轨?郑桐身为朝廷命官,突然自尽,岂不蹊跷?若因急于结案而放过真正元凶,岂非纵虎归山,遗祸无穷?臣与陆指挥使所为,非为罗织罪名,实为刨根问底,为陛下、为朝廷,铲除真正的心腹之患!”
他句句在理,掷地有声,将对方的污蔑一一驳回,反而彰显了自己鞠躬尽瘁、追查到底的决心。
朝堂之上,支持林丞相的官员也纷纷出言声援。
双方僵持不下,金殿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御座之上的永熙帝身上。
**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一直沉默的永熙帝,终于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不容置疑:“林相爱女之心,朕能体谅。郡主有功于社稷,虽有逾矩,功过相抵,此事不必再议。”
一句话,定下了林微熹之事的基调,堵住了那些御史的嘴。
随即,他目光扫过方才攻击林丞相的官员,眼神微冷:“至于赵元魁一案……朕亦觉其中尚有疑点。郑桐自尽,更是蹊跷。林相与陆爱卿谨慎办案,力求水落石出,乃是尽忠职守,何来构陷之说?”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此案,着林承泽、陆寒江继续督办,一应所需,各部配合!务必给朕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陛下圣明!”林丞相与一众支持者躬身领旨。
而那些发难的官员,则面面相觑,脸色难看,却不敢再言。
皇帝的态度,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完全偏向了林丞相和陆寒江一方!不仅认可了他们的调查,更赋予了更大的权限!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怀着各异的心思,缓缓退出金殿。
林丞相走在最前,面色平静,心中却波澜起伏。皇帝的支持至关重要,但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斗争将更加激烈和凶险。“烛龙”在朝中的势力,比他预想的还要猖獗。
回到中书省值房,还未坐定,一名心腹长随便悄无声息地递上一封没有署名的密信。
林丞相拆开一看,只有寥寥数字:
“**南珍阁已毁,线索暂断。幻梦藤或与漕运有关。香露含奇毒,疑涉‘毒手药王’。**”
是陆寒江和林微熹传来的消息!
林丞相瞳孔微缩。南珍阁被毁在他意料之中,但“漕运”和“毒手药王”这两个线索,却如同两把钥匙,似乎能打开更深的谜团。
漕运……掌控天下物资流通,若被“烛龙”渗透……
毒手药王……前朝余孽,诡毒传人……与苏明远案,与当今迷香……
他沉吟片刻,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白纸,提笔蘸墨,快速写下几道指令。随后用火漆封好,交给长随。
“立刻,秘密送出。”
长随领命,消失在阴影中。
林丞相走到窗边,望着宫城外鳞次栉比的屋宇和远处蜿蜒的运河,目光锐利如鹰。
对方的反扑已经到来,而他们的网,也在悄然收紧。
秋祭大典前的每一个时辰,都变得无比珍贵而致命。
(第82章完)
喜欢指挥使,案发现场禁止调情!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指挥使,案发现场禁止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