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山精长什么样子 > 第293章 行家出手(第2页)

第293章 行家出手(第2页)

“哦,没听说过。”

华子:“就是你们西北甘肃岷县出产的上品当归呀。我这一丸药,能值多少钱?我们的宗师傅提高两个点,不算过分吧?”

杭州人:“同品级白芍,你们有多少?”

华子:“不管多少,价格不减。一旦我们大山深处的逍遥丸上架,一两都没啦。”

杭州人:“我叫余松苓,不过是制药公司的采购。我只能做五吨的主。再多了,我得联系公司,例会确定。”

华子:“你们在我这里见到的属于上品白芍,大约两吨半,精品白芍不到半吨,还有一吨左右中下品白芍。不过那也比你们在药材市场见到的掺假硫水货好得多。”

河南人说道:“华先生,小柳老师把我们介绍过来。我们也不能白走一趟啊。”

华凌霄:“中州制药厂显然不是以白芍一种药材为主导的,做我们这种交易不会太长远。所以我不感兴趣。至于关中制药厂,你们的算盘打得很精,东北高档白芍便宜那就大抓一把,占不到便宜用南秦岭白芍也可以凑合。国有药厂那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哈尔滨这位朋友,我觉得产家和厂家直接交易是最实惠的,如果加上几个中间商,就是普通逍遥丸,普通患者也消费不起。我想您还是多考虑棒槌沟药材市场。另外我还告诉各位,像这种药性完足,不失时不破浆不掺假的纯野生药材我们三五年才能出货一次。所以价格没得商量。”

杭州人问道:“纯野生药材会保证品种多样化和持久性么?”

华子:“我们已经有十年的采药历程了,当时这位宗老还没退休。北方野生药材在我们这片地域应有尽有,就是野生的体量有限。宗先生做药材库管的时候,我们就出口过十几吨野生甘草,结果伤了本源,现在还在恢复中。就像这种白芍,采挖时必须保证原株成活,留足根系和株芽。再比如地黄,体量更小但质量非常高,我们采用人工栽培,野生生长的方式,同样能保证品质。即便是茎叶药材也必须严守季节,精心炮制,绝不要下品。我的意向,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可以合作,其他三位只能期待新的合作机会了。”

宗佰威和柳二妞将三个人再次请进农家饭庄,美美的吃了一顿,送他们上车。

至于华子和杭州钱胡庆余堂药厂的那位余松苓先生怎么交易怎么签的合同,没人知道。他们在药材坊东厢房谈了大半宿,第二天签订合同以后就直接去银行了。

货发出去,华子把二妞和宗佰威叫进上房。给他们两个每人一个一万块钱的存折。

二妞也就罢了,宗佰威在药材库干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手都哆嗦了。

华子:“这么大的交易额,在德化还是第一份儿。我们必须高度保密!我对谁都说,生产队我个人还欠着贷款呢。”

宗佰威点点头:“你考虑的对。但凡个体实业赚点钱,黑白两道,四面八方都打主意,根本伺候不起。这叫闷头发大财呀。”

华子:“黑道小鬼儿好打发,就是官面儿上,一旦张扬出去,非得被各方人等吸干榨净不可。咱这药材坊刚刚起步,要做的事太多,所以得万分小心。别刚迈步就夭折了。”

二妞:“我去封账,谁问都啥也不知道。”

宗佰威:“呵呵,我也不知道。”

对华子来说,国咏梅的这部书比任何生意都重要!

不过两个人在国咏梅的父母家里还是吵了起来。国咏梅要在书的作者上带上季临风、华凌霄的名字!

华子不但不同意加上自己的名字,连带上季临风的名字也坚决不同意。季临风不过是写了一篇序言,书稿上的批注观点国咏梅基本没用。至于他自己,绝不可能要什么虚名。更不可能在一位优秀市级干部的着作上,出现小流氓劳改犯的名字!

华子告诉国咏梅,她敢带上季临风的名字,他就上门找季临风评理。带上自己的名字,他就花钱登报发表声明。

国咏梅无奈,答应只署自己的名字。

华子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我说姐姐,你也忒费劲了。赶紧去出版社,我得回家了。”

国咏梅:“想老婆儿子啦?”

华子:“能不想么?我做菜的时候,她们娘儿俩都总在我眼前晃。再说今年粮食不好卖,我得把白芍钱给他们分一些。”

国咏梅:“分一些?什么意思,你要私藏心眼儿?”

华子:“也不能那么说。可是两年半监狱出来以后我才发现,做什么事儿不留余地根本不行。要是没有林业队那片芍药谷,我们拿什么恢复加工厂,拿什么开饭庄?搞不好连生产队都得卖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