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老夫人恰在此时,收到了自泸州寄来的信笺。
裴策在信中,将裴璋为了阮窈而整肃家宅的事说得一清二白,她这才不得不相信,裴璋果真是带了一名乡野女子在身边。
族中长老将他叫来责问,面色惊疑且愕然,措辞起初还算得上是含蓄。
谁想裴璋并无一字解释之意,甚至在裴老夫人问及他是否当真待那女子有情时,他也近乎是温驯地认可了。
除此之外,任由裴氏族老再如何咬牙切齿地斥责他,裴璋都默然听着。
族中长老不得不罚他,却也不能不为裴氏留几分对外的颜面,故而鲜少有人知晓他受罚的事。
人道之始,莫先于孝悌。
身为人子,不论在外官拜几何,倘若德行有亏,便合该敬受家中族老的责罚与申斥。
恰逢夏秋之交,裴璋的旧疾往年也是在这个时候加重,且祠堂阴冷,受了几日罚后,又显得消瘦了几分。
此事便是圣上亦有所耳闻,待召见裴璋时,也忍不住向他问起。
比起裴氏族人的惊怒,圣上更多的,却是好奇。
好奇究竟是何种美人,令向来对儿女之情避而不及的人也为之折腰。
“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微末之事,恐会污了陛下圣听。”
裴璋只淡声答道。
“如此说来,此事便是真的了。”
萧衡盯着他,鬓发因病容而更显得灰白,“告诉朕,是什么样的女子?”
裴璋微一蹙眉,心里也隐隐牵起一丝烦躁,实不欲多谈这些事。
“道亏而爱成,实则与她是何人并无干系,而是我自身之过。”
与其说是什么样的女子,倒不如说……是什么样的骗子。
从中秋那夜过后,他听闻侍奉的人说,阮窈次日眼睛仍红着,接连几日都神色郁郁,再在宅中见到他,更是转身就回了自己的卧房。
她越是这般行止,裴璋便越感知到当日的事别有内情。
他甚至还曾仔细思虑过,要如何才能叫她不再对自己扯谎。
直至察觉到自身心绪的烦扰,他不禁自嘲,自己也会有冥顽不灵的这一日,竟忘了禀性难移的道理。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萧衡嗓音微微沙哑着,“且有过而不改,才谓真过。”
裴璋紧抿着唇,沉默不语。
出紫宸殿时,外面正淅淅沥沥落着小雨,天色蒙蒙晦暗。
他撑着一柄纸伞,沿白玉梯拾阶而下,一路而来的宫灯也早早便被宫人点起。
待行至宫墙转角,裴璋迎面遇上了一位身着玉白色圆领袍的儿郎。
来人乌发如缎,不曾撑伞,许是一路匆忙,发带都来不及仔细束好,脸庞轮廓分明,一双晶亮的眼眸含着黯色,却不损半丝俊俏。
少年认出他,拱手一礼,随即很快便欲离开。
裴璋侧目瞥了他一眼,执着伞柄的修长手指微不可见地动了动,步子继而停下。
“谢公子。”
他温声道。
谢应星脚步一顿,似是不曾料到裴璋会与他搭话,只得停下。
“听闻谢公子与汤氏的娘子将要定亲,”
他唇畔浮起一丝淡笑,“恭喜了。”
眼前人的面色却陡然一白,眸中急躁再压不住,一刻也不愿再多留,微低着脸匆匆道:“我还有事在身,先行告辞了。”
裴璋盯着他大步而去的身影,眼瞧着地上的泥水溅上了他的袍角和鞋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