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甚至能拥有奢侈品的品牌溢价。”
讲到激动处,他突然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不自然的潮红。
很快又继续演讲,声音虽弱了几分,却更加坚定:“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是文化赋能。”
他详细阐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
“所谓融合,不是简单地把青花瓷纹样印在产品上,而是要把东方美学融入产品基因,用诸华文化讲好诸华故事,赋予产品与众不同的生命力。”
江晏清举例说明,某丝绸品牌如何通过讲述养蚕缫丝的千年工艺,让一条围巾在国际市场卖出奢侈品的价格。
“其次是技术创新。”江晏清特别强调,“没有核心技术支撑的品牌建设就是空中楼阁。”
江晏清列举了高铁、5G等领域的突破,说明诸华帝国完全具备技术创新的能力。
“我们要让’诸华制造‘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而是技术领先的标志。”
“最后是品牌叙事。”他的声音渐渐变得有力,“我们要学会讲好诸华品牌的故事。不是自说自话,而是让世界理解并认同我们的价值主张。”
江晏清特别提到,某白酒品牌如何通过文化输出,让西方消费者理解“陈酿”的价值,从而接受高端定价。
演讲接近尾声时,江晏清的身体已经明显到了极限。
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声音也开始微微发颤,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如初。
“诸位,重塑诸华品牌的价值,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关乎文化的自信与尊严。当我们能够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产品定价,当我们能够骄傲地说’这是诸华制造‘,那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最后,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完最后一段话。
“这条路或许很难,但我们必须走下去。因为一个民族的复兴,从来不是靠廉价劳动力实现的,而是靠勤劳、智慧、创造力和文化底蕴。”
演讲结束时,会场先是短暂的寂静,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原本准备刁难他的代表,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看似病弱的年轻人,用他渊博的学识、缜密的逻辑和坚定的信念,完成了一场无可挑剔的演讲。
这是当之无愧的青年领袖。
未来交给他们,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江晏清站在聚光灯下,他的背影依旧挺拔如松,再大的风雪也无法将他摧折。
会场内的掌声经久不息,许多代表仍沉浸在江晏清的演讲中,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镇岳派和枢衡派的代表,此刻面色各异,有的人低头沉思,有的人神色复杂,还有的人悄悄交换着眼神,似乎仍在消化这场振奋人心的演讲。
某跨国企业的老总面色怪异,他原本抱着看笑话的心态而来,此刻却感到一阵莫名的羞愧。
他曾在董事会上嘲笑国产品牌“永远做不了高端”,国内工厂像他们一样“贴牌代工”才有出路。
可江晏清列举的那些案例,充分证明了诸华制造完全有能力摆脱低端标签。
“难道我们真的错了吗?”他盯着手中的议案资料,第一次思考起“文化自信”这四个字的分量。
某经济学专家一直主张“低价竞争是市场规律”,此刻却陷入沉思。
江晏清的数据太精准了——
“诸华制造业占全球30%的产量,利润却不足10%,这确实是血淋淋的现实。我们一直在讨论如何扩大出口量,却很少思考如何提升产品价值……”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引以为傲的经济模型,或许从一开始就忽略了文化赋能的巨大潜力。
某地方官员原本打算以“保护本地企业”为由反对议案,此刻却感到一阵热血沸腾。
他想起自己辖区内的那些老字号,几十年来困在低价竞争的泥潭里,从未想过走高端路线,不禁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