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暴君靠我续命 > 第169章 皇帝的话连县衙大门都迈不出去(第2页)

第169章 皇帝的话连县衙大门都迈不出去(第2页)

他召了关中七县令入殿,让他们站到沙盘之前。

栎阳令,这闸口离你县衙才八里地,你却报了个水利安泰

嬴政的声音不高,却如寒冰坠地,殿内烛火微微摇曳。

当他的手指点在沙盘上那处用红漆标出的淤塞处时,那位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县令一声跪倒在地,面色惨白如纸,汗如雨下,滴落在金砖上发出轻微的声。

七人支吾难言,噤若寒蝉。

嬴政忽然笑了,那笑意却比雷霆震怒更令人胆寒:好啊,真是好得很!朕的官,耳朵都长在咸阳,听得见朕说的每一个字,脚却都断在半路上,连县衙大门都迈不出去!

他霍然起身,声震殿宇:传朕旨意!从今天起,凡是巡史查证属实,地方官却故意隐瞒不报的,主官罢官,下属连坐,三代不准做官!

此言一出,朝堂死寂,连呼吸都似被冻结。

但这还没完。

嬴政的目光转向我,锐利如鹰:命国史馆监修姜月见,立即设立灾情倒查司!只要有疑点,可以拿着朕的节符,直接进郡县的库房、监狱、粮仓,查阅文书,询问官吏百姓,不用先向郡守禀报!

消息如插翅一般飞出咸阳,地方官场顿时地动山摇。

有县令连夜在家中焚毁账册,以为能瞒天过海,却被早已伪装成盐商、在各处要道设下暗哨的巡史队员撞个正着,焦糊的竹简气味混着夜风中的炭灰,人赃并获。

原来我早已命轲生带人布下天罗地网,专门记录各县官府车马的出入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有边郡的县尉,试图以女人干预政事,不合礼法为由,驱赶带队巡查的柳媖。

柳媖却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小宫女,她手持节符,厉声呵斥:我奉陛下诏令巡查记史,代表的是陛下的眼睛!你们是想抗旨不遵,还是觉得你们那套,比大秦的王法还要大?说罢,她竟带人硬闯县衙,当场揭发了其私设关卡、强收过路桥钱的贪腐弊案。

一时间,民间奔走相告,流言四起:听说了吗?赤壤君派来的人,刀枪不怕,官威不认,只认陛下的旨意和老百姓的冤屈!

当夜,李斯私下入我府邸,他看着灯下忙碌的我,长叹一声:君上这一招真是釜底抽薪啊。您这是借着一支笔,给陛下在千里之外,又添了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

我摇摇头,目光落在那些新收上来的、沾着泥土的口述记录上,轻声道:丞相说错了。这双眼睛,不是我给的。是那些愿意在泥地里,写下真话的人,自己一盏一盏,亲手点亮的灯火。

我在新编的《巡史案牍》首页,用最郑重的笔迹,写下了判例第一条:凡是故意不去实地查看、虚报巡查路线的,一律按欺君之罪论处。

墨鸢默默地走来,将一套新改良的铜铃放在我的案头。

铃舌内嵌了铅丸,一旦摇动,声音凄厉如撕裂绸缎,百步之内清晰可闻,专为巡史队员遇到危险时紧急示警所用。

我握着那沉甸甸的铜铃,感受着掌心冰冷的金属质感,忽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竟是柳媖,她抱着一卷还散发着湿气的竹简,脸上混杂着疲惫与极度的兴奋,胸膛剧烈起伏,仿佛一口气从山脚跑到了殿前,连礼都忘了行:大人!我们在南陵山沟里,找到了三户逃籍的人家!他们说……说自从孝文王那时候搬到这里,快三十年了,从没有哪个当官的来问过他们收成如何!

我豁然起身,快步迎上。

接过那卷简册时,指尖触到了一抹湿润的泥土,带着山野最原始的气息,微凉而柔软,仿佛大地本身的呼吸。

我小心翼翼地展开,轻声道:那就从今天开始记下来。柳媖,你记住,不是我们施恩让他们入史,而是我们,欠了他们一句我记得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入册的次日,南陵县令便带着一队甲士,气势汹汹地包围了国史馆设在当地的临时驻点。

轲生疾步入内,手中紧握一封密信:大人,南陵县令昨夜就调了兵,比我们驿站细作报信还早——他们根本就没打算让我们活着把那些名字记完。

---

喜欢暴君读心:我靠剧透拿捏他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暴君读心:我靠剧透拿捏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