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免费阅读无弹窗 > 第317章 孰轻孰重(第1页)

第317章 孰轻孰重(第1页)

第317章孰轻孰重

万安镇罐头厂,财务室。

办公室不大,靠墙摆着一排深棕色的木质文件柜,柜门上贴着泛黄的标签,标注着“记账凭证”“财务报表”等类别。

正中央放着一张原木色的办公桌,桌面上摊着几本厚厚的账本,旁边还放着一个墨水瓶和一沓空白单据,整个办公室弥漫着一股纸张和墨水混合的气味。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正低头看着文件,笔尖在纸上偶尔停顿,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突然,桌子上的电话“叮铃铃”地响了起来,她立刻放下笔,伸手接起电话,语气礼貌:“您好,这里是万安镇罐头厂。”

“我找李振国。”电话那头的女人声音带着点京城腔。

女孩愣了一下,随即回道:“李主管现在在车间呢,请问您怎么称呼?找他有什么事吗?”

“我是他爱人陈淑萍,麻烦你让他接一下电话。”电话对面的女人语气温和地说。

“哎呀,是婶子啊!”李红英瞬间松了口气,声音也亮了几分,“我是大营村李振生家的大闺女,李红英,您还记得不?小时候您还给我梳过辫子呢!”

电话那头的陈淑萍顿了顿,像是在回忆,片刻后才笑道:“红英啊!你怎么也来罐头厂了?”

“我之前在村里当代课老师,待遇不是很好,就托了哲哥的关系,来厂子里当会计了。”李红英的声音透着一股欢快劲儿,“婶子,您稍等一会儿,我这就去车间叫振国叔来接电话。”

“好,麻烦你了。”陈淑萍应了一声,挂电话前,心里突然冒出一丝羡慕,脑海里不自觉地闪过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她在京城纺织厂工作,对工厂里的情况很清楚。

普通工人的工作强度普遍很大,以前忙的时候,纺织厂的女工要三班倒,不仅要熬通宵,还要忍受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和漫天飞舞的棉絮,工作环境恶劣。

相比之下,会计的工作环境就舒适多了,每天在办公室里记账、核算,不用干繁重的体力活。

尤其是近几年普遍上调工资后,会计的工资涨了不少,比普通女工的工资高出一大截。

在她们纺织厂,想当会计的人挤破头,能坐上这个位置的,大多都是有背景的人。

不知过了多久,电话里传来李振国的声音:“喂,我是李振国。”

“他爸,是我。”陈淑萍连忙应道。

李振国听出是妻子的声音,笑着问:“媳妇,找我有啥事儿啊?这会儿打电话过来。”

陈淑萍犹豫了一下,语气有些为难:“确实有点事儿,你那边说话方便吗?”

“方便,我这会儿刚从生产线下来,旁边没人,你说吧。”李振国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察觉到妻子的不对劲,微微蹙起了眉头。

“哎……”陈淑萍轻轻叹了口气,随后把王婷可能要出国留学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丈夫。

李振国听完,先是沉默了几秒,随后问道:“这事老二知道吗?”

“知道,婷婷已经跟老二说了。不过,老二担心婷婷一个人在国外不安全,不太赞同她出国。但我姐和我姐夫怕耽误婷婷的前程,一心想让她出国留学。”陈淑萍语气无奈地说。

李振国又问:“那你是怎么想的?”

陈淑萍有些无奈:“这事太突然……我也没个主意。”

李振国说道:“要我说,你还是劝劝大姐和姐夫,还是别让婷婷出国了。一个女孩子家,孤身一人在国外,太不安全了。”

陈淑萍却有些顾虑:“话是这么说,但我怕耽误了孩子的前程。万一以后孩子后悔了,埋怨咱们咋办?”

李振国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媳妇,你还记得张玉红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