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唐文从报纸上得到南联节节胜利的消息,在稍稍为达成目的高兴之余其实更多的是唏嘘。
1万吨燃油,让米勒萨维奇免去了长达至少7个月的僵持,一口气取得了要99年初才能达到的战果,压缩了近10倍的时间。
但实际上南联的实力本来就不弱,好歹是过去半个世纪的前沿桥头堡、半岛小霸王,和KLA这样的半军事组织鏖战一年才是不正常。
KLA不过是一群接受简单训练、基本只有轻武器的散兵游勇,理论上应该被毫不费力的扑灭才对。
究其原因还是严苛封锁导致的燃油稀缺,唐文在给予支援前可是调查过他们缺油到了何种地步:-
征用42万吨玉米大炼乙醇,用85%酒精+15%汽油混合物供给轻型车辆;-
提炼废机油、轮胎、塑料炼化柴油;-
征用8万吨菜籽油合成生物柴油;-
煤炭合成汽油;
-
甲烷制氢,改装部分坦克为氢动力,背着氢气罐作战;
除了在获取燃料方面想尽办法,作战部队也是奇招频出:
-
直升机2台发动机仅用1台维持飞行;-
一辆燃油坦克拖拽两辆无动力坦克作战;
-
重新启用超过12000匹骡马以及牛进行物资运输;
但即便如此,装甲力量也仅能维持正常13不到的战斗力,而且五花八门的劣质燃料让许多装甲车辆趴窝频繁大修。
一万吨燃油和半个月的整修足以让几个装甲旅发挥15天巅峰时期至少8成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秋风扫落叶般将KLA撵跑实属正常。
而KLA被赶到边境虽然能获得大西洋公约支援和空中庇护,可那2000枚导弹可不是说笑,如果一切顺利米勒萨维奇十分有可能快速解决科沃斯危机,逼迫大西洋公约接受事实并在达成一定条件后解除封锁,然后成为南联英雄。
但是……
由于失落帝国在这场危机中出现,肯尼迪号航母战斗群已经在地中海进入作战状态,随时可以果断介入。
2000枚AIM7和AIM9能挡得住航母攻击群压制吗?恐怕不行。
米勒萨维奇有两种选择:
-
热血上头:一口气推到边境,彻底消灭KLA,然后赌大西洋公约妥协;-
投鼠忌器:将KLA压缩到边境地区后就占据优势巩固现状,以换取大西洋公约低概率强力介入,但也可能再次陷入困局。
唐文看着南联媒体通篇赞扬米勒萨维奇的文字,思考哪一种可能性更高,因为太入神都没注意到钱临安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他身后。
“别看了,你要的东西已经做出来了。”
唐文这才猛然回过神来:
“这么快?”
钱临安微笑道:
“这种东西能难到哪去,不过为了群众安全还是得多实验……就在外面。”
……
航天五院的空地上,一群职工正围在一起看着几名研究员摆弄一架……飞机?
准确的说是由钢管、帆布、摩托发动机组成的超简易双翼飞行器。
这种充满1920年代感的简陋飞机出现在折腾火箭和卫星的五院十分违和,但职工们仍然是兴趣满满地围观组装过程并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