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套的动作惹得吏舍几位同僚心中痒痒,有人伸头过来,问道:“大人从哪里得了这小东西?”
“外邦商人送的。”林书阁把猫放进窝里回道。
几人心思各异,暗道以后关市见到外邦商人得问问有没有猫。
一天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到了下值的时候,林书阁拎着猫往家中走去,幼猫路上就已经醒了,却也没叫没闹,不愧是跨越了几个国界的猫,见过世面,区区路上的两脚兽而已,惊扰不到它。
下午的街道十分热闹,林书阁看着街上越来越多的小贩,想着得和李县令商量商量,扩建一下街道,反正西北地广人稀,不怕没地。
街上有人吆喝着卖小葱,比葱小,但味道浓郁,林书阁掏钱买了一把,拌面吃做葱油面都好。
买好之后林书阁又看到有小贩挑着一篮子苜蓿在叫卖,他伸手拦住。
小贩放下担子,见林书阁身着官服,胆战心惊道:“大人,我就是来县中卖菜,没犯事。”
林书阁好笑道:“我只是想买你挑的苜蓿。”
小贩这才放下心,抓起一兜子苜蓿,“大人,这些送你了,我和娘子去地里掐的。”
西北多养马,苜蓿传入这里后,一般被种来喂马,不止可以作为马的口粮,而且这东西肥地。
不过最早的一茬新鲜嫩绿,焯完水凉拌十分爽口。
林书阁没理他,让他帮忙称了一斤,付了钱,拎着菜和猫乐悠悠地走了。
旁边有人见他走了,才道:“那位可是林县丞,哪会占咱们这些平头百姓便宜。”
小贩惊道:“林县丞?”
那人又絮絮叨叨一通:“要说还是咱们甘州好,有这样的好官,看这街上,是不是比往年多了好多人,我听说清泉县又是闹匪盗又是饿死人,当官的才不管老百姓死活。”
小贩点点头,“要知道是林县丞,哪能收他钱,我家地今年就用官府发放的犁,种得又快又好,我娘子织的绒衣也挣了不少,听说也是林县丞想的主意。”
“可不是,还有这几天县中人人知道的事。”
小贩问道:“什么事?”
“学堂啊,因是第一次开办,只收了一批学生,我听说啊,官府的意思,不止办这一个?”那人小声说道。
小贩急道:“不止办一个,那我家阿毛以后说不定也能上学当个读书人。”
“那是自然。”
两人同时感叹:“希望林县丞一直在县中,四方神灵保佑。”
这边林书阁不知道他们这番感叹,他回到家中,给已经饿醒了的幼猫喂了羊奶,烧好暖炕,将它塞进窝里,看着它吃饱了在窝里乱爬的样子,轻笑一声,起身去给自己做饭。
家中没人,老觉得空荡荡的,现在多了一只幼猫,孤独感都少了。
他在院中打了一桶水,倒进木盆里洗菜 一边洗一边想着得给猫起个名字,总不能一直叫猫吧。
这猫通身雪白,达布说是出自大秦,不知道什么品种,看着有些像狮子猫,那便叫小白吧。
贱名好养活。
林书阁目测小白最多十几天,这个时代也没有宠物医院,还是得小心养护。
洗好菜之后,他又和面做了一碗拉面,拌了一碟子苜蓿,配上买的小葱,味道十分不错。
吃完饭正准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