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加重魏阉一伙在朝廷的份量。
开始严厉打压打击东林谠人。
~~
第二天的早朝,在魏阉一伙的支持下,顺利通过册封顺儿为皇妃以及立朱俊凯为太子之事。
朱由校狂喜之时,大声说道:“众爱卿真是忠心可嘉,但这次大乘教叛乱,体现出朝廷的教化不力,为加强教化,朕决定调殷有招出任礼部尚书,晋升吏部左侍郎周应秋为吏部尚书。黄公公、慕容胜即刻到吏部、礼部宣旨。退朝。”
说罢,起驾而去。
~~
消息传开,朝野一片哗然。
这次,朱由校调整两个尚书,没跟任何人商量。
很明显,圣旨也是早早拟好的。
文武百官之中,有一百多名东林谠人,顿时瞠目结舌,个个呆若木鸡。
今天的早朝,已经不止文武百官,而是文武三百多人。
魏阉一伙占据要职的,有近两百人。
~~
石天雨接到消息,真是有喜也有忧,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获得了实职上的晋升。
忧的是魏阉的人接任了吏部尚书,这对于自己的仕途肯定是不利的。
而且,殷有招代表皇帝巡视边关和巡视谷香县之事也将成为泡影。
因为即时起,殷有招已经不再是吏部尚书了。
朝廷的人事大权,已经落在周应秋的手中。
~~
于是,石天雨干脆也不上交那十七万两银子了。
反正自己今后也是要花钱的,在官场上,要打点的人很多。
而只要石天雨不说,也没有人知道这十七万两银子到底有没有移送到皇宫里去。
此时,殷有招也是晕头转向。
朱由校忙于皇权之争。
张皇后肯定会很伤心,只是明面上强颜欢笑而已。
谁也不想别的女人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呀!
~~
不高兴的人,不开心的,还有朱由校的弟弟,信王朱由检。
这次,朱由校强悍要求立朱俊凯为太子,乃是因为朱由校认真的反复的阅看了《天雨日记》。
在客氏糊弄下,朱由校也以为朱俊凯真是自己的儿子。
朱由校上次在西苑落水,落下病根,自知命不久矣,后悔没听《天雨日记》的提醒。
这次,横蛮的立朱俊凯为太子。
也绝了信王朱由检继任皇位之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