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为正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璀璨夜景。手中的平板电脑显示着速购上线半个月来的业绩报告:
用户数突破5000万,日订单量达到800万单,市场份额从零猛增至28%。最令人欣喜的是,用户留存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难以置信的数字。”徐为正转身面向会议室里的高管团队,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我们不仅创造了新的增长点,甚至重新定义了这个行业的玩法。”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所有人都沉浸在速购初战告捷的喜悦中,唯有宋安表情凝重。
宋安却打断了徐为正:“徐总,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徐为挑眉,有点意外:“宋总我们已经占据了近三成的市场,用户口碑爆棚,就连最挑剔的财经媒体都称我们为‘年度最具颠覆力的创新’。”
“正因为如此,危机才更加迫近。”宋安调出另一组数据投放在大屏幕上,“我们的快速增长完全建立在巨额补贴之上。过去三个月,我们在用户补贴上投入了38亿元,平均每单补贴12。5元。这种烧钱速度不可持续。”
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
宋安继续道:“更关键的是,我们动了太多人的蛋糕。不仅外卖平台,还有线下零售商、品牌商甚至支付机构。最近一周,已经有十七家品牌商要求我们调整价格策略,否则将停止供货。”
徐为正点点头,表情变得严肃:“这些董事会都清楚。但我相信,凭借我们的用户基础和配送网络,能够逐步降低补贴水平,同时保持竞争力。”
“问题是,对手不会给我们这个时间。”宋安切换屏幕,显示出一张竞争对手动态图,“京西已经行动了。”
战略会议结束后,京西总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战备状态。整栋大楼灯火通明,各部门连夜制定作战计划,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兴奋交织的气息。
第二天清晨,京西的全面反击正式拉开帷幕。
七点整,京西App首页全面改版。顶部新增“京西速达”入口,采用醒目的红色标识,承诺“1小时达,慢就赔”。
打开后是精心设计的界面,聚焦生鲜、日用品和急用商品三大类,与每团速购形成直接竞争。
八点三十分,京西宣布与沃尔马、永军等五大商超达成深度合作。新闻稿中特别强调:“依托京西物流与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超过10万种商品的即时配送服务。”
与此同时,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5000名新招募的骑手开始上岗。他们穿着全新的京东西制服,背后印着“京西速达”字样,形成了一道流动的广告风景线。
市场部总经理陈曦策划的宣传活动全面铺开。地铁站、公交站牌、电梯广告,到处是“京西速达,又快又省”的广告语。
头部主播在直播间现场演示从下单到收货的全过程,强调“正品保障、价格优势、一小时达”的三重优势。
京西速达上线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网友中间激起了千层浪,大家纷纷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京西速达与每团速购的对比上,一时间众说纷纭。
支持京西速达的网友们对其寄予厚望。“网购达人小李”在微博上兴奋地写道:“早就盼着有个能和每团速购竞争的平台了!京西这波操作太给力,‘1小时达,慢就赔’的承诺太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