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夫在这时问了一句,“客官到了渡口要去哪?瞧着您轻车简从的,不像是出远门啊。”
宋又云默了默。
“去一座山上。”
“游山?这普天之下的山可多了去了,客官去什么山?”
宋又云说,“黑山。”
船夫笑了起来,“这山我倒是没听说过。”
宋又云说是了。
“是座无名小山。”
她看向了远处,山水之间,它仿佛看到了那座黑山。
黑山之上,葬着她的先夫和亡女。
。。。。。。
她原本是城里嫁的最好的,嫁的是父亲的门生,哥哥的同年。
父亲只是个穷举人,但认定了她先夫必能成材,而先夫也很是争气,府试考了个案首回来。
他们成亲之后,很快有了个女儿,算年纪,比巧之还长两岁。
他们家中有田产果林,还包了山头,吃穿不愁,丈夫只要安心读书,等待他日一举中第即可。
可惜安稳日子过不长久。
先皇早逝,小皇帝继位之后天下乱了起来,再加上几场大灾,天下流民为患。
很快这些流民中便有相当一部分人,变成了山林土匪。
他们也是有家有产的人,请的起护院,多少能免受土匪滋扰。
但那年,家中老爹得了急病,她回娘家侍疾,再回来的时候,原本等着她归家的丈夫和女儿,都没了!
不仅没了,头颅还被割掉,被人拿去领赏!
逃回来的护院告诉她,“太太,咱们的人路上遇上了山匪,咱们护着爷和姑娘跑路,但是。。。。。。但是朝廷的官兵来了,本以为能得他们帮助,可他们名义上来扫匪,实则是趁火打劫,咱们高喊救命,官兵却不论三七二十一,把所有人用火铳全都给。。。。。。”
那护卫脸上被火弹扫烂一片。
宋又云闻言浑身抖成了筛子。
因为夏天的时候,小皇帝去避暑山庄避暑,半路遇上了一群悍匪,受了惊吓。
翌日皇帝便下了令,打杀土匪。
扫匪不是坏事,但这令下的急,悬赏又极高——凡是官兵捉了土匪提头回来的,一律一首级赏银五十两!
逃出来的护卫说,她丈夫和女儿就被当成土匪割了头,拿去领赏了。
没有人去分辨到底谁是土匪,只是被拎走的头颅越多越好。
两颗头,一百两,悬赏了她全部的人生。
她痛哭不已,去衙门前要讨回公道,却被两棍子打了出来。
“你莫不也是土匪吧?!”
还有人打量她,“割了你的头,是不是也能换五十两?!”
娘家人把她拉回家里去了。
朝廷悬赏这事越演越烈,不过半年,便有许多被误杀的人。
官府这才察觉不对,紧急停止了悬赏。
可悬赏虽然停了,她的丈夫和女儿,却再也回不来了。
她把他们葬在自家的果林黑山之上,准备在树下吊死,去阴间陪他们,却被人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