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世民如此失落的样子。
李承乾叹息着道:“父皇,其实您也不需要心急,今日儿臣已经让阎立本担任科研学院的院长,未来科研的工匠会越来越多,只是需要时间罢了。”
“特区的发展,都是依靠着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李世民重重的叹了口气。
他也明白了科研的重要性,没想到短短几年的时间,特区就能发展至此。
若是再发展个几十年,大唐肯定是一番新的变化。
“阎立本?”李世民想到这名字,这才想起来还有阎立德,这二人早早的被李承乾调来了特区。
谁也想不到工匠的本事如此之大,这一趟微服私访彻底的改变了他们对工匠的认知。
李承乾摊手道:“没错,儿臣让黑宗哲担任科研署的署长,阎立德担任科研署的副署长,今日刚刚任命,任命书恐怕还没写好。”
“不过儿臣觉得,十年后,大唐也可以像特区一样一点点的改变。”
“儿臣确实想过,特区是试验点,然后推广全大唐,可现在并不是时机。”
“若是急于求成,那么最终会不伦不类,二者皆会受到影响。”
听见李承乾的话,魏征也站出来拱手道。
“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所言甚是,特区才刚发展起来,大唐若是急于复刻,倒是大唐那边出了问题,特区这边也会受到影响,对大唐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倒不如等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等特区这边时机成熟了,然后再让大唐慢慢的复刻,这才为上上之策。”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在座的众人纷纷支持魏征的说法。
特别是长孙无忌。
身为关陇士族的首脑,他看了特区后,发现有些跟不上脚步了。
若是陛下执意要运用特区的一套,他感觉关陇士族说不准就会被甩在了身后。
特别是特区的一些律法,实在是克制勋贵世家。
李世民点点头道:“好,既然如此,太子就按照你的意思,再等等。”
忽然,他想到了另外一个特区。
“如今潮州这边的特区形势如此好,那突厥那边的特区如何了?”李世民问出这个的原因,是因为李承乾把重心都放在了潮州这边,突厥那边会不会并没有什么进展。
那如今也是大唐的疆土。
他可不想厚此薄彼。
提到突厥特区,李承乾拱手道:“父皇,突厥特区的那边发展的也不错,让利给牧民,如今牧民干劲十足,百姓也是非常富裕。”
“至去年统计,突厥特区的百姓,每家每户都有牛羊马匹,富裕的之家,如今最多的已经有数十头牛羊了。”
数十头牛羊?
嘶~
这倒是让李世民有些意外。
虽然突厥特区也有奏折上来,可基本上都是一些民生问题,批复的时候李世民也是一眼带过。
只要突厥特区那边没有造反的人出现,就算是江山稳固了。
房玄龄身为左仆射,站出来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非虚,李道宗的奏折递上来,确实是如此,突厥的百姓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牛羊,多则数十,少则十数。哪怕是大灾之年,他们也有足够的牛羊和银钱度过。”